4月17日,浪潮“城市云”战略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浪潮宣布将在全国布局200朵“城市云”,建设“城市云”健康生态,发展3000+家“城市云”伙伴,共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大程度释放数据资产价值。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出席大会。来自新华网、光明网等在内的40余家媒体出席大会并共同见证浪潮“城市云”战略的成功发布。
早在2011年,浪潮就曾提出“政务云”这一概念,并正式成为行业标准得到认可。2016年初,数据的集中与融合进入快车道,推动政务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浪潮将其称之为“政务云2.0”,其推动了数据资源的集中,打通了政府数据,融合了社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数据潜在的价值得到发挥,数据资产由此形成。据此,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表示:“在政务云阶段,浪潮帮助政府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物理集中,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常态化,而在政务云2.0阶段,数据资源逐步实现集中,但距离最大程度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存在差距,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将进入‘城市云’这一新阶段,数据资产将成为城市中新型生产要素,释放难以估量的价值。”
多年来,浪潮在政务云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已在117个城市实践了政务云,在满足政府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城市发展所急需的数据资产,为 “城市云”的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而针对“城市云”,浪潮将其定义为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是承载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的基础支撑,是大数据的主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浪潮认为,“城市云”的核心是数据资产,如何释放数据资产价值,帮助政府优化政务管理体系,将数据资产带来的价值惠及民众,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做到“优政、惠民、兴业”,是“城市云”发展阶段面临的首要任务。
为此,浪潮提出了以“数据治理、互联互通、数据汇聚、数据利用”为核心的数据整合之路,通过打造城市云数据中心,对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社会数据进行梳理与清洗,实现了数据的开放、共享与交易。目前,浪潮已梳理政务数据集20000余个,其中可开放目录10000余个。数据的开放共享实现了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推动了政府部门协作,为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在惠民方面,浪潮通过整合政府分散的服务资源和数据资源,自主研发打造了“爱城市网”APP,为市民提供统一入口、一体化、全天候的城市级公众服务,开创了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双轨合一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浪潮独创了“公司+创客”模式,并发布“百城万客·大数据双创行动计划”,围绕“数据生产—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的产业链条,支撑A创客(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和B创客(从事大数据采集生产)创新创业。目前浪潮已在贵阳、沈阳、成都等地打造“大数据创客中心”,发展数万名创客,创造经济价值超过十亿元。
“‘城市云’的核心是要实现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未来浪潮将通过建设城市云数据中心,整合梳理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及互联网数据,打通数据整合之路,同时浪潮也将积极联手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数据融合生态,让数据产生的价值为优政、惠民、兴业服务,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资产价值注入新动力。”王洪添如是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引发投资热潮,越来越多初创企业获得独角兽地位。TechCrunch追踪了今年迄今为止成为独角兽的风投支持初创企业。虽然大多数与AI相关,但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企业专注于其他行业,如卫星公司Loft Orbital和区块链交易网站Kalshi。名单涵盖软件开发、机器人技术、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体育软件、客服AI代理等多个领域,估值从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不等。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当前AI智能体炒作过热,企业追求能处理一切问题的开放世界系统并不现实。真正有价值的AI智能体应专注于有明确边界的封闭世界问题,如发票匹配、合同验证等企业日常任务。企业级智能体应采用事件驱动的微服务架构,具备自主性和连续性,通过将非确定性模型包装在确定性基础设施中来确保可靠性。相比追求通用人工智能,企业更需要可测试、可部署的实用解决方案。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