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30日,持续两天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圆满落幕。期间,由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办,至顶网承办,将门协办的“京津冀论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CEO座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副巡视员将银军、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出席,将门创投CEO高欣欣主持。
程丽华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智能大会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集合全球智能科学专家、智能领域企业、智能应用相关标准制定机构共同参与策划,力争办成全球范围内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首个权威智能科技会、展、赛一体化大会。这一次论坛和会议的举行,必将成为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作为首届大会的主办城市,天津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并曾创造了一百多项国内第一。近年来,天津工业总产值连续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链。
借世界智能大会举办之际,“智能科技产业发展CEO座谈会”将为天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和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性建议和理论依据。成为增进发展共识、全面开展合作的平台,成为汇聚优势资源、促进互利共赢的平台。
本次座谈会邀请了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供应链副总裁马盛隆(Steve Meszaros)、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院党委书记黄亚楼、码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黄鼎隆等国内外嘉宾,围绕“智能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智能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等主题展开了深刻的交流探讨和思想的碰撞。
马盛隆在演讲中介绍,GE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愿景是能够引领下一代智能工厂发展,并且在这一轮信息中取得最大的成就。为此,GE新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工业平台,帮助企业去应对大数据分析的挑战,满足移动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对此,GE进行了资产及运营的优化,加速创新,从而为客户提供新型的服务,通过打造数字化工业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的确,随着大智能的到来,智能科技正在释放对于全球经济、全社会乃至于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每个企业都试图在这一次大智能浪潮中寻找到与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契合点。而作为全球乳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伊利集团始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不断探索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张轶鹏表示。
对此,黄亚楼认为,智能技术是一种使能技术,它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更多的是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和推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创新。作为这一时代下的企业,首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思维你,并打牢自身的技术基础,才能“适应及变、适应其变、积极其变”。
而作为智能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码隆科技CEO黄鼎隆在会上也表示,码隆科技认为真正的人工智能,不在于自己本身多么地智能,而在于赋予别的产品智能性,而码隆科技正在做的商品识别技术就是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座谈会的最后,近20位产业龙头代表以及智能科技企业CEO及高管,以“医疗健康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工业制造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大互联下的智能交通与物流”为主题展开了三场高峰对话,呈现了精彩的头脑风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