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企业:联动“云”“数”能力,实现“横纵深”三维的数字化集成 原创

就业务而言,每个行业的数字化重点的确各有侧重,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打造一个智能的企业。日前,我们采访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庆党,他介绍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前提,以及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准备。

这一年的采访里,问企业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最后发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都各自有着不同的答案。

虽然80%的企业都称将把数字化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并且事实上也已经逐渐把自己的工作、业务、客户等等搬到数字化环境中,但业界对数字化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或者统一共识。

当然,就业务而言,每个行业的数字化重点的确各有侧重。比如零售业在谈新零售、全渠道,金融业在谈互联网金融、Fintech,医疗行业在谈精准医疗、远程医疗,而制造业在谈工业4.0、智能制造。

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打造一个智能的企业。

日前,我们采访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庆党,他介绍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前提,以及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准备。

从三个维度实现数字化集成

作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同时也是德国机械制造硕士和电气工程博士,曾师从于德国院士、工业4.0国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高斯迈雅教授,李庆党对于德国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的智能制造系统与装备有着多年的研究,并在近两年来不断推动着中德两国在制造业转型和发展等方面的交流。

以制造业为例,李庆党认为企业起码要实现三个维度的数字化集成,才能称之为“智能”。

首先,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依据层级实现纵向集成,例如从生产车间现场机械设备层、电气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以及集团顶层等,都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联通及交互;其次,是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与生态集群中各个节点的横向集成,例如生产装配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原材料、零部件及能源供应,产成品销售运输等,工业垃圾及废料处理等,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联通及交互;其三,企业产品对应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数字化集成,例如产品从创意、设计、生产至进入市场及回收环节,都能以数字化数据形式体现。

当然,虽然近几年来,业界对数字化创新的热情只增不减,但必须承认的残酷现实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基础不够扎实,在精细化管理和技术结合方面也有所欠缺。因此,要真正实现工业4.0,就需要回头去补足前面落下的课。

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对整体规划和自身的定位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有的企业过于冒进,步子迈得太大,由于缺乏实现的基本条件,使企业陷入困境;相反的,有的企业过于谨慎,甚至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从而丧失转型升级的良机。

“对此,大家可以从自己的机械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及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摸底’,在此基础上做分解、剖析,真实地搞清楚现存的技术状态。在此基础上,判断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状态是否可以满足数字化集成需求,如果不行就及时查缺补漏,使之满足数字化集成的条件。”李庆党表示,“不过在智能企业规划之处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对企业做整体的战略布局和规划,然后在大框架下,优先就企业当前的痛点进行实施,并确保每解决企业一个痛点,必须让企业从中获益,并预留与上下游对接扩展的接口,先让企业良性运营起来,然后依照战略规划的框架逐步往外拉伸。这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当然,这要求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状况、团队的能力、人才的培养等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控能力,既有往前迈进的胆识,也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每一个决策都要心中有数。

联动“云”“数”“IoT”等数字技术能力

从发展阶段来看,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是什么?信息化是为人服务的,数字化却不单单服务于人,连接、数据、智能将成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三大要素。而联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最新的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的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

在李庆党看来,这些技术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链式关系,贯穿整个闭环链条的是数字化技术,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信息采集和传输,云计算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形成类人指令,从而实现对大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但这几个模块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其中,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云计算市场高速发展,三年前大家还在讨论要不要上云,而现在,大家探讨的话题已经变成了如何上云。对此,李庆党表示:“很难说企业数字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云平台,企业在考虑云计算架构时,必须从自己的规模、需求、成本出发,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云部署模式和战略。最重要的是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利润,提升附加值,而不是炒作概念、跟风。”

另一方面,数据作为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的基础和根本,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探寻企业未来商业模式中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企业的计算能力大大提升。

然而,由于企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虽然收集量很大,但可用信息贫乏,因此,在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也不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可用性较难把握;另一方面,收集后的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以及数据的共享问题、大数据相关人才缺乏问题、应用场景的数据驱动不足等等,都在成为企业的困扰。

要解决这些问题,李庆党认为,基础的硬件条件要齐备,产业软件系统条件也要跟上,首先在企业内部,起码保证纵向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集成,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再下一步,还要连接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消费市场,从横向实现数字化,并培养大数据人才,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这一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还需要上下游联通的数据标准、协议、保密及安全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而这需要政、产、学、研的深入融合。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发挥高校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尤其是高校,在打破技术与行业壁垒、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高校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宏观战略规划提供建议,同时,对于一些前瞻性技术的研究,高校也会走在企业前面,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及科研课题攻关、技术储备、人才培养等等。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这个实力,他们特别需要高校及科研机构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李庆党说。

谈及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李庆党介绍,目前,研究所主要对应的项目是智能制造,除了培养相关人才,在科研方面,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体系规划,即智能制造体系解决方案及部分智能装备的研发; 二是核心元器件的制造研发,即传感器、执行器核心部件的智能设计与制造研发。通过与企业的紧密沟通和结合,帮助它们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应用,并推动具体项目的落地。

与此同时,作为中德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目前已经与德国7所大学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推进青岛科技大学在校生与德国高校的学习和交流,并不断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也以此为平台,促进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为中德企业提供很多的懂2国语言、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师。

“我国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借鉴国外的模式和经验。而德国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其工业的稳定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德国提出的工业4.0,也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学术、研发领域的合作,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更深入地了解这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理清变革的思路和路径,让它们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保持竞争优势。”李庆党表示。

来源:至顶网数字化转型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7

11/24

01:28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