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原创

据介绍,在与IBM携手下,从2015年9月至今,首都机场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已完成了三期。目前存储的数据达到126万条,除了2万余条的人员基础数据,其中还包括了10万余条的薪酬数据,2万余条的员工服务申请数据,及29万余条的组织数据等等。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场,首都机场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9000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两架飞机降落,每天迎来送往的航班流量达到了1700架次。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而这背后,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都机场”)1600多人的服务。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快速熟悉和了解这上千位的员工和复杂的机场业务,放在以前,用最原始的操作就是——约谈。

但在首都机场,所有新上任的管理者只需要通过内部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点几下鼠标,1600多位员工的多维度信息便一览无遗。

“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首都机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裴岚对记者说。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首都机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裴岚

系统的建设并不像“点几下鼠标”那么简单

据介绍,在与IBM携手下,从2015年9月至今该项目的建设已完成了三期。目前存储的数据达到126万条,除了2万余条的人员基础数据,其中还包括了10万余条的薪酬数据,2万余条的员工服务申请数据,及29万余条的组织数据等等。

这些数据除了被用于员工的日常管理,也成为了公司管理层及其它业务部门进行决策的辅助。对此,非常重要的前提是——互联互通。

而这背后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建设,其实并不像“点几下鼠标”那么简单。

虽然在此之前,首都机场也尝试过其它几个不同的人力资源系统,但由于机场业务的复杂性、管理流程的多变性,以及系统难以适应业务扩展及后期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裴岚表示,这些尝试的不成功,归根结底还在于公司自身对于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和未来的布局没有完整的规划。因此,在淌过了“坑”之后,公司也意识到,系统项目前期的蓝图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出于此,首都机场在对上百项业务进行梳理并固化成标准流程之后,做了详细清晰的项目蓝图规划,并明确了“1+2+N模式”的建设思路,即以一个管理中枢为中心,以人力资源门户和移动应用APP为两翼,N则代表支撑起公司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目前系统建设历程已经走了将近三年,,作为该系统的实施负责人之一的刘铠铭,介绍了在每一个项目阶段所设定的不同目标。

“具体而言,第一期是以SAP ECC为核心,以移动APP和HR门户端为集成平台,让人力资源部门彻底告别手工管理时代;第二期是在对一期系统功能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移动APP增加员工之间的黏性,将各种员工服务申请的办理都搬到线上,全面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的E时代;第三期是围绕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理念,为管理层及其它业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他表示。

如今看来,目标都在一一实现

在系统上线之前,首都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数据录入还以Excel报表的形式为主,导致员工信息不完整、基础数据不准确、掌握信息不成体系,难以挖掘人才价值;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过于繁琐,难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人力资源与公司业务系统之间,其它部门各业务模块之间的集成程度低,难以实现标准化管控和数据共享;由于机场各个业务部门的服务地点分散,使得申请员工服务的办理手续非常复杂等。

而随着前两期项目的完工,首都机场的员工考勤绩效、通知公告、员工服务等业务全部都转移到了线上甚至是移动端上,并且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业务的完整覆盖,通过内部接口通道连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门户和移动应用三个支柱,帮助首都机场全面进入了人力资源数字化移动管理的新阶段。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对此,裴岚说她最大的感触就是管理的精准化。“这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据她所说,“在过去的‘模糊管理’模式下,经常出现数据对不上,报表之间有出入等情况,这给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系统的上线,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部门增加了很多业务,却没有增加任何一个编制。”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然而,变革带来的是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对已有许多习惯的改变,对此,最初许多员工内心也是拒绝的。“以排班为例,以往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排的,因此,当我们决定将排班体系统一纳入到系统中时,没有一个人支持。这给我们推进系统的上线带来了不少阻力。”

“当然,后来我们发现,当把所有的这些工作和工资挂钩在一起之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裴岚笑说。

未来: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做成智慧的开放平台

进入2017年,以“互联互通”为建设目标的第三期项目开始实施,在优化管理中枢功能之外,还丰富了数据平台、数据共享中心、干部人才管理、人力资源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应用。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裴岚表示,未来首都机场要做的是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真正做成一个开放的平台,打破系统间相对封闭的局面。一方面,在这一平台上的信息可以共享给公司质量安全、OA以及党群等系统,另一方面,这些系统也可以反哺相关的数据到这个平台中,不断丰富整个公司的大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智能的系统。”她说。

现如今,随着流程自动化对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大数据对于日常管理和战略决策的支持,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首都机场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举个例子,在公司内部的人才选拔和竞聘过程中,不同于过去通过有限的面试次数和时间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核的模式,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还可以提供大量过往工作业绩、知识经验及他人评价等信息,使得考核依据更全面、立体和多样。

覆盖全景业务、全息数据,实现全向连接

对于这些可喜的变化,作为该项目“常驻”首都机场的顾问,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咨询顾问张申表示:“首都机场在2015年才上线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相较于其它企业是比较晚的。但是,后发有后发的优势。这使得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方式的教训和经验,通盘规划,一步到位,真正打造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

首都机场:三年,打造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咨询顾问 张申

据悉,首都机场基于信息化平台已经与IBM专业顾问进行沟通,寻求新一轮的系统优化点,希望在新的一期系统工程建设中达到三个目标,即:

一是全景业务,即全场景的业务覆盖,不仅仅包括人力资源的场景,还涉及所有与人的行为相关的泛人力资源业务场景;

二是全息数据,即对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信息、行为信息、业务信息等所有数据的覆盖,建成一个大数据平台;

三是全向连接,即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作为开放平台与其它系统的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的连接,进而进行数据分析。

谈及IBM在项目中的角色,裴岚笑说:“经过这几年的合作,我们都一致认为项目经理张申既是系统建设的技术专家同时也已经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了!”

“可以说IBM顾问团队对于我们的人力资源业务已经非常熟悉。同时,借助于IBM的平台,我们也能够看到其他公司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案例,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对于我们自身系统和企业管理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至顶网数字化转型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8

01/23

14:09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