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海洋中被孕育。经历了沧海桑田,从单核到多核,从海洋到陆地,从爬行到站立,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物竞天择的戏码上演了一轮又一轮。
因为害怕寒冷所以有了衣服,因为害怕风雨所以有了建筑,因为害怕孤独所以有了交通工具,因为害怕饥饿我们学会了弱肉强食。小到一棵海草,大到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生态,面对这样一个“非死即生”的规则,每一次环境的变迁都让人倍感焦虑。
而现在,就企业来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劈天盖地而来,数字化转型风暴愈演愈烈。如何通过物联网获取所需数据、通过云计算处理海量信息?如何利用大数据形成洞察、利用人工智能让企业运转更高效?似乎每一个问题都令人头疼。
知名学者、商业思想家吴伯凡把这样一个阶段称为“新物种”诞生前的蜕变。他表示,这个过程相当痛苦,但这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却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以前,企业用数字技术强化业务,现在,数字技术正在主动渗入到传统行业中的方方面面。
他举了7-11作为例子。这个看似几乎对互联网“免疫”的企业,也正在利用数字化改善自己的业务。比如,通过对北京和天津两地菜品销售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天津使用黄瓜丁作为配菜的宫保鸡丁卖得更好,而相反,在北京使用芹菜作为配菜的宫保鸡丁则卖得更好。“这样的精准分析能力就是智能,它就像神经系统一样,能够让企业跟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紧密。”他说。
和7-11一样,还有许多实体零售企业也经历了从兴盛到下行再到重生,稳步地迈入了数字化转型。卡西欧就是其中之一。
据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张怡璠介绍, 2015年之前,卡西欧手表中国最大的代理商,络克(杭州)贸易有限公司的营业额一直持续攀升,但随着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悄然变化,单靠网点招揽客源的实体零售模式也曾一度面临压力。为此,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发力电商,并于去年在杭州打造了一家线下智慧门店,布局全渠道零售。
在面积仅有6平方米的智慧门店中,有两个数字互动大屏。其中一个是游戏屏,顾客可以通过体感做出手势进行拍照并打印,用以吸引人流;另一个是定制触摸屏,上面不仅滚动展示了各种产品,还能通过感知人体位置,引导顾客查看商品信息。同时,对于顾客感兴趣的产品,系统也会精准地推送到手机上,以促进下一步的购买。
总的来说,整个智慧门店由游戏云、购物云、行为分析云三朵云构成,不仅带来了消费者体验店提升,同时也帮助卡西欧把数据变得更有价值。甚至在12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完成了近300万的营业额。
当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7-11还是卡西欧,要实现连接、精准、智能,数据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筹码。对此,英特尔CEO科再奇在两年前提出了“数据洪流”的概念。他认为,人类虽然已经生活在数据洪流的世界,但是与未来相比,当今的数据量还是相对很少。据预测,到2020年,平均每个人每天将产出1.5GB的数据。同时在中国楼宇中,所有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将达到7000万的数量级。这些海量数据无疑都是未来企业科技创新的命脉。
然而,数据之于企业,就如水之于人类。虽然生命源自于海洋,人类从诞生之初也一直趋水而居,但是,不受控的洪水所带来的破坏力也往往令人生畏。就像2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一样,面对从群山中奔腾而下的岷江之水束手无策,东部旱灾连连,西部却洪水肆虐。对此,李冰父子鬼斧神工地在岷江江心筑起了一道都江堰,让原来的洪水猛兽成了灌溉成都平原绵绵不断的水源,把一个民不聊生的灾害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
所以,在数据洪流之上,企业也必须筑起自己的“都江堰”,才能把数据变成可用的资源和能量。
为此,作为存储和计算的最重要手段,云也自然成了数据的安身立命之本。但即便如此,多数企业对于云,尤其是公有云这样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仍然心存顾虑。
如何推进它的落地?张怡璠认为,首先企业不能从态度上拒绝这个时代,而应该去拥抱它,才能获得如鱼得水的机会。其次,在此之上,要通过制定相应的策略,采取行动。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不同的阶段取得不同的成果,并以结果为导向不断调整策略,最后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具体来说,企业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云方案,比如中小企业可以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公有云,大型企业则可以选择安全性较好的私有云,或者混合云。
这样一来,以数据为支撑,以云为手段,既有样本又有计算力,企业就可以说是半只脚迈入了智能,就可以从一个“老派”、“迟钝”的企业,变成一个善解人意、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企业。而这,就是数字化转型。
当然,英特尔认为,这仍然还不是智能的终极形态,其终极形态应该是“自能”。如张怡璠所说,在自能的状态下,通过跨界融合的能力,机器将能够进行自动收集数据、自我学习分析。但同时,自能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界,人在其中是规划师和制定者,而机器只是人能力的延伸和辅助。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机器与人的界限日益模糊,科技与企业的融合也将逐步深入。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变成科技企业。这意味着,企业所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将变得不同,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会出现。比如,品牌的重新塑造。
在这方面,作为全球老牌科技企业,英特尔是有十足经验的。
张怡璠表示,品牌的树立讲求“变与不变”。一方面,它一定要服务于企业发展和转型,并随之调整。另一方面,它也有一些固定的方式和方法。
以英特尔为例,第一,英特尔从成立之初至今都在强调创新,从以PC为中心慢慢演变成了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企业,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为此,品牌也要对应地做出创新和重塑。第二,是强调与外界的整合、合作和共赢,做一个产业化的大品牌。第三,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英特尔也致力于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去做更精准的营销和推广。
用张怡璠的话说,做好一个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love,是让受众爱上你的产品。而用吴伯凡的话说,企业打造品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降低市场能见度、价格敏感度,并提升用户忠诚度。
事实上,无论是做产品、做服务还是做品牌,英特尔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目的,就是在技术创新基础上,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这就是英特尔的“inside”,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英特尔始终站在合作伙伴的背后,充当一个使能者的原因。
“好的公司就应该是这样的,变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存在,做到‘水利万物而不争’,重要到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譬如水、譬如空气。”吴伯凡说。
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只是英特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以一种产业化和生态化的姿态转型。也正因如此,使得用户在选择某款产品、某个服务或某种技术时,变成了对生态的选择。
在吴伯凡看来,一个完整的生态,是企业与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环境、社会、股东在内的6个利益相关方经过博弈之后,形成的一种可持续的、稳定的资源和能量交换。与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不同,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将来自于这样一种共生协同的生态力。
这对于企业当然也是利好的,“未来,当企业去驾驭数据洪流时,不仅仅是英特尔,还需要所有相关的企业都参与进来,从而提供‘日用而不知其所在’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吴伯凡总结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