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机器人正在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们存在于手机里、电脑中,也遍布于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可以变身电子警察、医生、金融分析师、营销能手,也可以是工厂车间的高产能“工人”……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伙伴”,我们将与它们在生活中更紧密地互动,甚至在工作中“共事”。和人类不同,它们不需要休息和睡眠,可以7x24小时轮轴转;它们没有捉摸不透的情绪化,不会对工作内容感到无聊;它们可以快速地学习,快速地被复制。因此,机器人“员工”的加入往往能为企业增加生产力、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同时降低成本。
我们把这样的机器人“同事”称为RPA软件机器人,也就是企业中的数字工作者。早在二十多年前,RPA就已经出现,只是市场规模一直有限。比如,我们在玩游戏时借助软件实现的“外挂”就是RPA的一种。而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市场人口红利的衰竭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突破发展,RPA似乎突然就火了起来。根据 Gartner 所示,RPA 去年(2018)以 63%的增长收益成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企业软件分类,达到8.46亿美元。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一直专注于RPA技术研发和应用的Automation Anywhere也在10月底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于2003年,Automation Anywhere在16年的发展中,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在全球9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500个客户。
在日前访华期间,Automation Anywhere CEO/联合创始人Mihir Shukla与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梅正宇接受了至顶网记者采访。据Mihir介绍,Automation Anywhere 150万个RPA软件机器人已经被运行和部署在各大实体企业中,其中包括90%的头部健康医疗企业、85%的头部科技公司、85%的头部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80%的头部通信公司和70%的制造业企业。
Automation Anywhere CEO/联合创始人Mihir Shukla
这些RPA软件机器人可以做什么?
Mihir向记者介绍,Automation Anywhere提供的不仅仅是RPA,其中还嵌入了AI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化劳动力平台。这样的平台在全行业已经有超过1万个应用场景。
比如,在银行业,它们可以帮助新客户完成注册流程,进行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和调账程序等工作;在保险业,它们可以帮助审批索赔申请,并完成与索赔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在制造业,它们也广泛出现在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等工作场景中。
“目前,在银行中至少有85%的业务流程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梅正宇补充道,“再以制造业的供需匹配为例,这项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几步:第一,在需求侧,要例如Salesforce的平台中采集上一周期的出货数据、销售数据,在供给侧,还要在ERP采集相关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等;第二,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采购人员根据数据情况对下一周期的供需计划进行决策;第三,在系统中录入采购清单,落实对应的计划。这实际上是非常繁琐的工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第二环节的决策工作交给专业的员工去做,而第一和第三个环节中的这种重复性比较强、耗时比较长的流程就可以交给机器人,进行自动化。”
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梅正宇
需要强调的是,RPA与人类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是协同合作的关系,由RPA完成高机械化的工作,由人类去做更具高附加值的工作。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规则设定,在自动化流程中加入人工审核。拿最敏感的财务场景来说,企业可以对涉及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条目设置人工审核环节,少于该额度的低额交易进行完全的自动化,在确保高效的同时保证可控管理。
怎么给RPA软件机器人派活?
目前,Automation Anywhere的数字化劳动力平台可以以本地、公有云、私有云等多种方式交付给客户,用户通过任何浏览器、设备、操作系统都可以访问和下载。比如,在10月刚刚发布的Enterprise A2019中,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网页下载安装,然后在上面创建所需的机器人,并快速投放到业务和生产环境中,赋予这些“员工”具体的角色,给它们派活。
“企业也可以进行更具体的设置,比如,只开放给10个用户或者1000个用户,而他们能够创建的机器人数量将取决于企业购买的数量。”Mihir表示。
从定位上来看,RPA的存在将与ERP、HR、MES等传统管理软件形成互补,起到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Mihir解释:“过去,我们的软件都是服务于单一业务场景的,财务就是财务、人力就是人力,其中,只有20%的场景可以通过API去实现兼容。这导致企业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力,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在系统中手动录入指令为它们建立联系。很显然,这是非常耗费人力的。”他强调,“因此,我们认为,这其中剩下的80%的自动化工作就可以让RPA来完成。”
简单来说,RPA的运行非常拟人化,它可以像人一样登录某一个第三方系统,并从中采集信息。因此,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轻松地打通所有系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应用之间的自动化。“可以说,它适用于任何一种流程,只要有人力的存在,就可以由它进行自动化改造。”Mihir说。
“当然,每一个机器人都会被派发一个独立的ID,具体的访问权限将由企业自行设置,从而解决企业最为顾忌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防护问题。”梅正宇强调。
如何“打入”中国市场?
话虽如此,但在目前令投资者们“两眼放光”的RPA市场,Automation Anywhere有何优势?他又将凭借什么“打入”中国市场?
梅正宇表示,目前,Automation Anywhere的策略是凭借16年来在全球的服务和实践经验,先帮助客户梳理具体的业务需求,从而推动他们在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我们不想用卖工具、卖软件的思路让大家被动地接受RPA,而是用咨询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样一款产品。比如,我们会帮助他们进行整体流程的规划,帮他们确定在团队中部署多少数字化劳动力、多少人力更为合适,如何做大规模并在后续支持这一系统的运行。同时,我们也会让他们了解在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帮助企业顺利地走过这样一个转型的历程。”
在这方面,Mihir对于中国市场的拓展也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他表示:“虽然很多企业在最初引入自动化时都表现出担心和畏惧,但是在真正了解后甚至‘爱’上了它们。在很多国家的企业中,有的用户甚至会给自己的机器人取名,把它们当作宠物,有些还会把这些机器人写入他们的简历中。”“它们不仅可以把人力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工作,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还会杜绝很多人为的失误,减少犯错的概率。”
与传统投入巨大并且部署复杂的软件相比,Automation Anywhere的数字化劳动力平台是一个非常“轻”的工具,一键部署即可使用。另外,从投资回报率上来看,企业在投入RPA后,也可以在短短的3到6个月就获得回报,而回报获得的资金就可以投入到后续更多转型的项目中。这是很多企业会把流程自动化作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市场的劳动力构成还是以技术熟练工为主,但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他们已经不太愿意去做那些规则较为固定、重复性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工作。那么,这部分工作就可以由机器人去接手。”梅正宇指出,“另一方面,在中国大力倡导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价值链升级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在产业链中保持竞争力,数字化劳动力就是企业很好的助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员工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OneDigital公司通过创建AI人才库,让员工可以根据需要"雇佣"数字员工。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领导者需要了解数字员工的类型、应用场景,并合理分配由此产生的收益,以促进人类员工与数字员工的协同发展。
神经符号人工智能结合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能力和符号系统的上下文智能,弥补了传统人工智能方法的不足。它能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处理复杂数据集,并在专业领域中实现更高的精确度和可解释性。这种方法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向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向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更智能、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随着 Windows 10 即将停止支持,一些 IT 领导者正在评估 AI PC 的潜在云成本节省和增强安全性。专家预测,未来两年内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将内置 AI 功能。虽然 AI PC 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本地 AI 处理能力可能为企业带来成本、性能、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优势。
Panzura 发布 CloudFS 8.5 版本,引入 Adapt 技术,实现即时节点恢复和区域存储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弹性,优化了远程数据访问,并在高可用性和成本效益之间取得平衡。此外,还增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 Azure 存储分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