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个多月,芒果台的《舞蹈风暴》成了笔者每周必追的综艺节目。不得不说,在如今的综艺乱象之下,能淘到这样一档好节目,实属不易。但平心而论,《舞蹈风暴》能够成为爆款,在浮躁的娱乐环境下脱颖而出,绝非偶然或运气。
专业客观的点评、不拖泥带水的赛制、对选手致以的尊重、对炒作与噱头的规避,这应该是《舞蹈风暴》令人观感舒适的原因,也是当下很多综艺做不到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舞蹈风暴》的成功要归功于栏目组对艺术的尊重。从这方面来看,“娱乐至上”已经不再是一个“万能选项”,要让观众买单,匠心变得非常重要。
匠心意味着敬畏,艺术如此,技术也是如此。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概念、遍地开花的新技术,既要以开放的姿态去接纳,还要做到不盲用、不滥用,这将是值得每个人、每个企业去用心体会和探索的课题。
拿中台来说,因为能够提升IT能力的复用率、提高应用的开发效率,同时打通内外部的业务壁垒,中台成了许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思路。然而,由于认知层面的误差、企业本身的IT能力差异和战略支持不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台模式在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甚至有不少项目都是半路“夭折”。
所以,在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拿来主义”也不再是一个“万能选项”,盲目跟风强上中台并不明智。而从敬畏技术的角度来说,企业要上中台,不仅要对中台有正确的认识,更要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
首先,企业要搞清楚的是,自己为什么要上中台。在过去十多年里,许多企业在没有通盘布局的情况下上线了大量独立运营的系统,这些“烟囱式”的信息系统之间“各自为政”,导致出现许多信息孤岛,因此,企业业务效率和灵活性特别低,根本无法应对如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中台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人力、技术和业务的重新组织,让企业变得“身段柔软”。
其次,企业还要搞清楚,怎么才能上好中台。“身段柔软”是舞蹈演员的基本功,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功。显然,基本功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舞蹈演员一样,对企业来说,做中台不仅要考虑自身条件进行充分布局,同时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在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的“数据故事”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中纺集团对中台的思与行。据中纺集团棉花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信息化中心主任骆学农在受访时介绍,从2017年开始,中纺集团在内部构建了名为“E-棉商”的业务管理信息平台,以此作为中台架构探索的起点,并且如今也取得了不少跨越式的发展——经营量增长了近三倍,经营业绩连创新高。
这篇文章最初拟定的标题是“中纺集团是怎么建中台的?”,但在刊发之前,骆总考虑再三,决定换掉这样的说法。他说,“E-棉商”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台,表述中必须严谨、实事求是、真实可信。我想,这正是他作为一个IT人对技术的一种敬畏吧。
技术应用之路漫漫,无论是中台亦或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还是其它任何新兴技术,实事求是地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去评估、去实践,不搞噱头、不拼概念,这就是对技术的敬畏和尊重。而对于中纺集团来说,其已经在中台架构的探索中迈出了第一步,这将为接下来中纺与客户、供应商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去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用骆总的话说:“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应该也不会掉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