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6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白皮书《全球“灯塔工厂”网络:来自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沿的最新洞见》中文版。该白皮书为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共同撰写,通过聚焦先进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灯塔工厂”,并深入剖析14家端到端“灯塔工厂”的成功转型,为其他企业部署技术、摆脱“试点困境”提供借鉴。
中国不仅是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端到端“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国家,再次印证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强大实力。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制造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我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厚实力充满信心,相信它能度过逆境,继续驱动中国经济向好。为此,制造业企业当前亟须采取战略性举措有序复工复产,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阵痛。随后着眼长远,将加速数字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从而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建议广大中国制造业企业借鉴和整合“灯塔工厂”的成功经验。
“灯塔工厂”新特点:打通端到端价值链,获取更大规模效益
截至目前,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灯塔工厂”网络已拥有44位成员,其中12家位于中国。在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上,它们跨越了“试点”困境,在运营和业绩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白皮书指出,所有“灯塔工厂”都已在工厂层面成功转型。但值得注意的是,14 家异军突起,打通了端到端价值链,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旅程拓展到实体工厂范畴之外。它们因此也被称为端到端“灯塔工厂”。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整个端到端的价值链中,全球“灯塔工厂”网络的最佳数字化用例已达92 个,囊括了数字化制造、供应网络对接、端到端产品开发、端到端规划、端到端交付、客户对接、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成熟,数字化技术的用例库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中国区转型业务负责人艾家瑞(Karel Eloot)指出:“这些端到端‘灯塔工厂’证明,数字技术的应用若能突破实体工厂的范畴进而在整个价值链发力,那么企业的敏捷度和产品上市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机会也会更多。同时,它们创建的全新运营系统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添加更多数字化用例,与通过持续注资来获得传统运营系统增量改进的企业相比,这些端到端‘灯塔工厂’拥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中国制造企业的端到端数字化转型意愿更加强烈
迄今为止,12家位于中国的“灯塔工厂”中,有7家打通了端到端全价值链,占全球端到端“灯塔工厂”的一半。它们与价值链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展开合作,重塑客户体验。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它们能够按需批量生产定制产品,并与供应商实时共享数据,快速应对需求波动。此外,借助数据共享和预见性分析,这整个流程也能得到优化。以中国某端到端“灯塔工厂”为例,为精确识别客户需求并降低成本,该“灯塔工厂”进行了打通端到端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它的研发周期缩短了 20%,运营成本降低了 35%。另一家中国端到端“灯塔工厂”以用户为中心,推行大规模定制业务模式,通过部署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如大规模定制和 B2C 在线订购、与供应商相连的数字化平台),使直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 28%,并实现了100%按时交付。
麦肯锡资深专家、清华麦肯锡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负责人侯文皓指出:“通过对中国12家 ‘灯塔工厂’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制造商更愿意拥抱端到端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中国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日俱增、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电商业务蓬勃发展等,也都在倒逼中国企业开展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二、中国端到端‘灯塔工厂’在对数字化用例的选择上并非百花齐放,而是从用户、产品、效益等维度出发,制定最合适的数字化业务蓝图。”
以人为本、合作共赢,加速数字化转型
白皮书同时指出,“灯塔工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赋能员工释放潜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员工的职责与技能需求瞬息万变。当被问及“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工厂亟需培训的技能”时,“灯塔工厂”回答占比前三的是数据分析、技术设备作业技能、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和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值得指出的是,没有一家“灯塔工厂”是靠孤军奋战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它们无一例外都借助了合作关系来获取或共同开发新知识。我们的调查显示,55% 的“灯塔工厂”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了合作,以便获取知识和人才。71% 的“灯塔工厂”致力于打造内部学院和能力中心进行能力建设。
六大核心赋能因素助力数字化转型
虽然“灯塔工厂”的转型方法各不相同,但其经验却表明,六大核心因素在成功转型并实现规模化效益中至关重要,分别是:一、用敏捷工作方式支持持续迭代,敏捷工作方式能使组织预判技术局限,并在局限发生时从容打破瓶颈;二、完善技术生态系统并深化协同效应,领先组织正在增加合作伙伴数量,为自身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能力;三、通过工业物联网学院提升员工技能,发展专注于技术的有效学习方法,如引入游戏化、数字化的学习途径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学习工具;四、选择可扩展的工业物联网/数据基础架构,在数字化转型的早期甚至之前就部署这种架构的企业,最有能力在整个组织中实现指数级扩展;五、设立敏捷数字工作室激发创意,让转译员、数据工程师、ERP系统工程师、产品经理和敏捷导师等同处一室,从而快速交付结果,并快速迭代;六、成立转型办公室支持整个企业变革,支持最佳实践的交流和优先级划分,聚焦成效和解决方案。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汽车与先进工业咨询业务负责人王平表示:“数字化转型越成功的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以此次疫情为例,某家‘灯塔工厂’的智能制造覆盖全厂,其工人和工程师即便在同一个车间,也可以‘不见面生产’,实现了抗疫稳产两不误。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甚至可能会促使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使它们苦练内功、增强运营韧性,从而抵御各种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灯塔工厂’网络仍在继续寻找制造业的先进范例,我们期望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加入这一网络,以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姿态,带动整个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生物技术公司SpotitEarly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居家癌症筛查方法,结合训练有素的比格犬嗅觉能力和AI技术分析人体呼气样本。该公司研究显示,18只训练犬能以94%的准确率检测出早期癌症。用户只需在家收集呼气样本并寄送至实验室,由训练犬识别癌症特异性气味,AI平台验证犬类行为。公司计划明年通过医师网络推出筛查套件,单项癌症检测约250美元。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