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成立“超级战队”,为金融企业级架构“量体裁衣” 原创

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且更具差异化的服务,IBM Services在大中华区特别成立了一个“超级战队”——IBM金融核心锐变团队,为银行提供从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的端到端服务。

1580年,全球第一家银行——威尼斯银行在意大利成立,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相继成立了银行,“Bank时代”就此开启,而当时银行服务的主要模式是围绕物理网点展开;1967年,第一台ATM出现在英国伦敦,20年后,中国第一台ATM出现在珠海,于是我们又迎来了Bank 2.0时代;在2005年前后,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迫使银行不得不把很多业务放到互联网甚至手机银行上,因此,Bank 3.0时代也随之而来。

而现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网上购物到在线外卖,从远程看房到网约叫车,在衣食住行的各个场景,都融入了大量的金融服务。这意味着银行已经不再只作为独立实体的概念存在,而是转变成了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服务。这就是Bank 4.0的基本形态。

既然面对的客户是“千人千面”,那么,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也势必慢慢出现差异化,对应地,IBM把这样的变化称为“千行千面”。“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用同样的一个产品去服务所有的银行,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业务特点,有自己特殊的客户群、服务方式和营销方法,这就导致后端的系统支持、组织制度也要相应作出调整。”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中国区金融行业总经理范斌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以,对于那些走在技术前沿的银行,我们会使用‘量体裁衣’的方式去帮他们搭建企业级的系统架构。”

IBM金融核心锐变团队大中华区总经理/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中国区金融行业总经理 范斌

围绕五大关键步骤 向未来金融企业转型

用技术语言来理解,所谓 “量体裁衣”的方式,指的是“企业级架构驱动的未来金融企业转型”。就在上周,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了同名白皮书《破茧化蝶 涅槃重生——企业级架构驱动的未来金融企业转型》,其中指出,中国金融行业正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客户场景多、差异大,市场竞争加剧、合作困难,监管日趋严格、合规要求高,风险种类多、管控难度大,技术更新迅速、变现慢,运营成本高、效率低等等。

与此同时,加上疫情的影响,非接触式的业务模式更加常态化,这也对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和线上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市场变化的加速,金融机构的敏捷响应能力同样变得愈发重要。比如,为了响应某个需求,企业临时搭建了一些功能模块,然而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已有的资产没办法充分复用,就不得不又去做新的模块。更关键的是,由于企业级、条线间、部门内、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业务部门与 IT 之间存在一个个“竖井”,前线难以迅速整合后端的资源提供给市场,也难以与外部生态系统有效融合,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响应的速度。

因此,范斌认为,面对这些挑战,金融机构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经营理念、业务模式、操作模式开展全面的转型。具体来说,应该构建一个企业业务建模+微服务设计的业务中台模式,并部署在敏捷的混合多云平台上。而其业务架构设计一般可以围绕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业务建模、中台设计和IT实施五大关键步骤展开。

其中,业务建模指的是深度分析现状业务执行情况,定义业务目标,并设计流程模型、产品模型和数据模型,落实流程能力。“银行的任何业务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模型化,这会大大提升业务的敏捷性。比如,我们要改一个数据,放在数学世界是很容易的,但如果在现实世界去改就会有很多细枝末节。所以,当银行把业务逻辑都通过拆分放到同一平台上后,不仅业务敏捷性会得到很大提升,对客户服务的效率也会提高。”范斌表示。

IBM把这些模型划分为几个类别,即流程模型、数据模型、产品模型和客户体验模型。“其中客户体验模型是融汇在其它三个模型之内的,核心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范斌解释说。

成立金融核心锐变团队 实现双方共创

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且更具差异化的服务,IBM Services还在大中华区特别成立了一个“超级战队”——IBM金融核心锐变团队,由范斌出任该团队大中华区总经理,为银行提供从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的端到端服务。

据范斌介绍,这一团队名称的拟定是经过推敲的。其中,“锐”字取锐意进取、敏捷、睿智之意,意在帮助客户用IBM业界首创的方法进入到全新的数字化旅程;“变”字取变革、变化之意,意指随着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银行业务模式发生变化,因此IBM提供的服务方式也将持续升级。

IBM金融核心锐变团队的人员来自IBM的多条服务线,如数字化战略团队、分布式核心及支付解决方案团队、企业架构与流程建模团队、智能化数据应用及数据管理团队、云战略和运营团队等等,可以说,全面覆盖了数字化变革的各个领域。在规模上,目前该团队已经初步形成了700-800人的企业咨询和设计团队,以及近6000人的服务支持团队,包括开发,实施、测试、运维、全球资产等等。

相对过去的服务方式,IBM金融核心锐变团队将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业务层面的咨询和服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IBM的顾问更多的是以教练的角色与客户一起进行探讨,由IBM提供方法论,然后由企业自己主导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模型的构建,是双方共创的一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得到的不只是一个可运行的系统,而是培养了一批能做业务的人。”范斌表示。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变革史,大致经历了三波变化。第一波,是在2000年前后,从中国最大的一家银行开始,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开始陆续进行不同省市和地区的数据集中项目;第二波,是在2013年之后,银行业开始采用企业级建模的方式构建新一代信息系统的构建,目的是打破原来银行业务的条条框框,实现流程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第三波,就是当下基于多云混合分布式的系统构建,目的是进一步打通全渠道的数据,释放数据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波变革过程中,IBM都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现在,IBM成立了金融核心锐变团队,正是充分发挥了IBM中国在中国银行业从第一波开始积累技术、业务和服务经验,希望和客户一同见证未来十年的变化。”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表示。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云应用服务总经理 马勇

举例来说,在过去几十年里,基于服务和实践经验,IBM总结了一套涉及流程、产品、数据的方法论。以数据为例,IBM构建了一个名为FSDM (financial services data model)的数据模型,其中有超过7000多个的数据项,并且每个数据项都有专门的定义,基本覆盖金融行业所需数据。对银行来说,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字典,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东西放到模型上。

敏态与稳态双轮驱动 完成涅槃重生

目前,IBM正在帮助中国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的方法,通过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采用新艺术、新方法、新工艺,搭建灵活开放的平台,通过业技深度融合,形成未来数字化零售银行转型所需的新型能力,实现为业务赋能,将为超数亿用户提供服务。

据了解,该项目设计了个人存款业务相关领域的业务方案和应用需求,为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业务需求,基于预研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规划成果,完成了新一代核心的应用原型开发和验证。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级业务建模的方法虽然解决的是敏捷性的问题,但金融业务本质上是求稳的,因此,范斌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一定要对自己的治理结构非常明晰,并把它视为一个一把手工程去推进。“在稳态方面,首先,银行的业务本身要稳,不能今天明天就没有了;其次,系统架构要稳,不允许出现频繁宕机和频繁出错。”范斌告诉至顶网记者。

关于这两点,一方面,IBM能够支持银行中所有的业务类型,既包括传统业务也包括未来的创新业务,甚至可以通过组装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同时保证业务的敏捷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落到具体的细节,IBM提供的是基于微服务的混合多云架构,可以支持包括主机、x86、公有云、私有云等在内的各种环境,帮助企业做到灵活部署。“比如,对于某大型国有银行,我们设计的就是横跨多种不同平台的架构,如果任何节点出问题,就可以快速部署或迁移到另一个环境。这是保证银行后台业务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范斌解释说。

总结而言,对银行来说,既要保持业务稳定的大前提,同时还要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脉搏。而企业级架构的设计和实施,将为金融企业的蜕变和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抓手。当然,对金融行业来说,除了底层架构,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和人员能力,才能完成涅槃重生。

来源:至顶网数字化转型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0

06/17

16:59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