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 – 2020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与戴尔科技集团在北京联合发布《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副院长张凤研究员,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晓明,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周兵等嘉宾出席发布活动。
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中国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新基建”的全面推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客观上也使数字化转型具有更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兼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战略和政策建议,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与戴尔科技集团联合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研究,并发布报告。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表示:“近五年来,戴尔科技集团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两年前,我们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研究了中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战略,并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决定着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证实。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起步阶段、2.0发展阶段、3.0提速阶段,4.0成熟阶段。当前,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数字化转型正以大步伐、加速度从1.0阶段迈向2.0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戴尔科技集团携手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共同发布《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研究报告,为政府制定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知’与‘行’上的参考。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执行‘在中国,为中国’戴尔中国4.0+战略,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发表讲话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副院长张凤研究员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领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而言,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我们联合戴尔科技集团开展此次研究,就是希望对近年来国内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理论化的思考,由此为中国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实践、产业完善数字化转型生态、政府制定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研究报告发布现场
报告站在战略高度,构建了一套以“2基—3力—1愿景”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体系架构,即以“新基建”和发展数字经济的新管理制度为基石,以“数字技术—新经济模式—新社会治理”为驱动力,最终实现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的愿景。报告还提出了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特征,具体包括: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消费者需求成为商业模式的新动力,快速敏捷开放成为产业运行新常态,“软件定义一切”成为产业价值创造的新抓手,XaaS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范式。与此同时,报告提出下一步深入推进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指出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体系,要改变单一技术路径,实现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人“三位一体”的统一;并基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企业(Private)—平台(Platform)—政府(Public)”新型PPP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此次发布的报告,不仅是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数字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戴尔科技集团发挥自身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专业特长与实际经验,以“数字+”推动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努力之一。
近年来,为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发展,戴尔联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开展了多项研究。其中一项是联合英特尔每两年发布一次基于对全球大中型企业4000余名决策者持续调研的“戴尔科技集团数字化转型指数(DTI)”。2019年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转型后进者大幅减少,实践者大大增加;同时,整个社会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持续加大,认可度不断提升。
事实上,戴尔科技集团不仅是业界完整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身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过去几年,戴尔完成从PC厂商到业界综合性IT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整合并购了包括易安信在内的40多家企业,为客户提供从边缘计算到核心数据中心再到云计算的一站式、端到端全面解决方案,通过IT、生产力、安全和应用转型驱动业务转型,为客户提供实现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
2015年,戴尔提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在华4.0发展战略,并于2018年升级到“4.0+”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戴尔以“数字+”理念,充分融入本地IT生态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VR/AR和混合云四大本地生态系统,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持续实践和投入,为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持。近期,戴尔响应“新基建”号召,助力“贵阳智能制造协同共享平台”建设。其中,“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机床加工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建设示范项目”是戴尔参与平台建设的首个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已于日前验收,将为险峰公司提供销售、生产、采购、仓储、经营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应用。
作为一家在中国研发、采购、生产、经营的“外资本地企业”,戴尔科技集团未来将继续坚定践行戴尔中国4.0+战略,进一步深化“在中国,为中国”发展战略,进一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融入“新基建”、“智能+”等建设,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