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强度」这个词,微软已经谈了三年。它强调企业既要有从外部获取技术的能力,还要具备自生的技术实力,目标是转型成数字技术公司。唯有如此,才能在智能时代持续保持竞争力和业务优势。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升级。2018年,微软CEO萨提亚在Ignite大会上首次提出「技术强度」,强调了它是文化思维和业务流程的融合,提倡数字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创建端到端数字化反馈循环;2019年,在数字化基础上,微软进一步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认为所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而今年,当疫情打乱了全球经济的节奏,微软所提出的「技术强度」概念也被加上了新的注脚——韧性。
通过「响应」「复苏」「重塑」,加强企业「韧性」
正如萨提亚所说:“两个月内,我们见证了两年才能实现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微软认为,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构建和增强业务「韧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商业企业的共同选择。“但这场疫情使我们意识到,目前确实没有一家企业具有 100%的韧性。但那些具有较强数字化程度的企业也确实具有更高的韧性,尤其是在面对市场出现长期的结构性变化时,他们更能适应变革。”萨提亚认为,这种「韧性」实际上就是技术强度。
“确实,对于那些有韧性的企业,他们可以非常快地适应市场的挑战,抓住市场上的机会。”日前,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接受了媒体采访,并从三个维度解释了「韧性」的含义:第一,是“响应”,即企业要能用很快的方式与全部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保持沟通、合作,要有方法保持企业的持续生产力和运营能力,同时,保障员工的安全;第二,是“复苏”,由于无法得知企业在复苏的情况下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保持足够的弹性,赋予员工更大的生产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三,是“重塑”,在后疫情的“新常态”下,企业需要重塑自己的文化、组织、流程和业务等,来适应已经被更新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举例来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允许员工采用远程办公模式,在未来,这或许会变成常态。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引入一些新的办公工具,比如微软的Microsoft 365、Office 365等等。甚至,很多企业会演变成混合的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下会进行线下办公,但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时间进行远程工作。在这样的模式下,要如何保证员工的生产力、工作默契关系等等,就会变成新的难题。”康容表示,而利用数字技术来满足这种灵活性就会越来越重要。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 康容
在微软看来,要增强企业「韧性」,响应、复苏、重塑是一个循环,在这背后,就需要从人才、流程、数据、技术四个维度去加速数字化转型,而四个维度的合力和协同便是创新力文化的体现。其中的紧迫性,似乎已经成了业界的共识。这从下面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
据微软与IDC在过去6个月中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微软与IDC在过去6个月中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 显示,面对疫情的影响,有63%的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进程,58%的企业选择借助数据分析和研究,改善和差异化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展望未来12个月的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领导者认为,技术(占比30.2%)、数据(26.3)、人才(25%)是增强业务韧性、推动生产和经济复苏的三大关键要素。
比如,在技术方面,有42%的中国领导企业引入了革新性的科技来实现创新和业务转型;在流程和数据方面,有58%的中国领导企业正在利用数据加强并使之成为其产品和服务的独到之处;在人才方面,有46%的中国领导企业开始聘请多元化、跨行业、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层的员工,目的就是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基于微软智能云矩阵,构建「数字反馈循环」
“其实,背后的核心还是数据和人工智能。”康容表示,“对企业数字化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提升员工的生产力,二是与客户保持更密切的沟通和互动,三是提升企业业务的运营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微软能够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服务,是协助客户做一个完整的数字反馈循环。”
既然是一个“循环”,就意味着每一个节点的数据可以被打通并收集起来,经过数据处理,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反馈给业务人员,帮助做出更快、更精准的决定。
但“打通”是最难的,这意味着要消除各种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隔阂,让数据像新鲜血液一样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起来。那么,微软如何帮助企业把这个闭环画出来?康容告诉记者:“我们是唯一能完整且全面地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全部服务的IT厂商,并且,这些平台和工具之间是相融的。我们有供开发者、工程师使用的开发工具和平台,有人工智能技术,有生产力工具、客户管理工具、业务管理工具,并且,我们所有技术都是基于身份认证、安全合规等条件的。”
事实上,为企业提供最完整的云服务,这一直是微软在云领域的目标,也是优势。从纵向上看,微软的云服务覆盖IaaS、PaaS、SaaS三个层面,能够为企业一站式提供完整的混合云服务,能在任何地方与任何环境下帮助用户进行开发和部署;从横向上看,微软的计算服务已经从智能云延伸至智能边缘,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从广度上看,Azure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已经覆盖61个区域,可以说覆盖面最广,能够满足全球企业的许多实际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微软的智能云矩阵就是「技术强度」的底座。这个底座包括了包括了微软智能云平台Azure、云生产力平台Microsoft 365、智能商业应用Dynamics 365,以及Power Platform这一最新脱颖而出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和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世界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技术链条与生态。
「矩阵」功能升级,持续为企业注入创新力文化
在今年的Ignite大会上,微软智能云矩阵的每个部分都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和新服务。
其中,在底层,微软发布了多项用于增强混合云、边缘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服务与设备,包括推出支持Azure Arc的服务器与数据服务,为用户打造无缝衔接的多云、多边缘管理体验,并在Azure Stack HCI设备上推出AKS容器服务等。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多云、多边缘混合数据智能平台的作用,Azure还在数据服务领域推出和更新了一系列服务和功能,比如Azure Data Box,可以帮企业在不使用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边缘、物联网或本地的数据转移到Azure;再比如,Azure SQL Edge,通过对边缘环境进行优化,可以减少内存占用,内置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保障物联网网关和边缘设备上的数据安全。
由于能把脉络触及到最远端,Azure正在惠及很多企业。举例来说,机器人公司丰疆智能借助Azure安全、可信、功能完善的IoT、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服务,丰疆智能开发出了一套能够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集中监控和管理,并远程驱动农机实施现场无人作业,比如无人插秧、收割、植保等工作,而它们采集到的数据,最后都会汇聚在Azure智能云上,借助微软的AI技术进行分析以后,还可以反过来指导控制这些机器人在农田里的作业,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闭环。
当然,要完成数据与流程的打通,Dynamics 365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借助人工智能提供的360度业务全景,Dynamics 365能帮助企业对数据形成统一管理与利用,然后转化为即时指导决策的业务洞察。比如,哈根达斯此前就率先采用了中国本土运营的Dynamics 365和Azure云平台,构建了门店与会员管理平台,通过完善门店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与会员的优质互动。而今年,Dynamics 365还发布了用于全渠道客户服务方案的第一方全新智能语音服务,并为供应链管理方案提供了两个全新插件。
此外,在疫情期间成了很多企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的Microsoft 365也有诸多升级。拿Teams来说,新增了同框模式和自定义布局、分组会议、热线功能等众多与AI的深度集成功能。据了解,在疫情期间,联想就利用Teams建立了数百个小团队,用以进行远程会议、内容和计划管理,以及协同办公。自上线以来,实现了300多天成本和时间的“双丰收”。
在功能升级上,Teams还与Power Platform等平台实现了紧密整合,用户在Teams内就可以轻松构建无代码应用、聊天机器人、自动化流程和Power BI数据洞察。当然,Power Platform的能力延展不止于此,通过在Power Platform和Azure平台上推出的一系列低代码开发功能和服务,专业开发者还可以利用Azure APIM和GitHub整合,快速构建定制化应用、对话机器人和业务流程。
从底层基础设施到顶层系统应用,从商业套件到生产力工具,从数据收集到人工智能分析,从开发工具到生态服务,这就是微软所提供的“数字反馈循环系统”,可以说几乎面面俱到。而微软智能云矩阵的不断推陈出新,也将持续助力全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升业务「韧性」,提升创新力文化,让企业能够在后疫情时代,更快更好地“响应”、“复苏”、“重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