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正站在智能时代的入口,日新月异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错综复杂的业务场景,不断催生着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到来。在数字经济已引发生产要素的变革,云、AI、5G成为新生产工具的今天,社会将产生什么新的变化和机会,如何凝聚生态优势,共赢数字化未来?
12月15日,“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重磅压轴活动——“智慧上海·进而有为”上海城市峰会2020成功召开,峰会上举办了生态高峰论坛。华为与来自各行各业的生态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如何凝聚生态优势,利用云、AI、5G等技术实现共赢。论坛上,上海华为云解决方案伙伴能力中心成立仪式也正式举办。
论坛开始,华为上海云与计算业务部总经理张英梗做开场致辞。他表示,企业的发展要想走得更快更远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但若想众多合作伙伴一起进步离不开以下两点:一是需要与合作伙伴划好边界,做好协调和分工,并且要把利益合理分配。短期伙伴是看重利益,长期伙伴是放下性格,长久伙伴是放下彼此;二是共同成长进步,密切沟通探讨,把好的想法变现为商业价值。
张英梗还指出,未来新时代的发展一定是双向的,它们的最终呈现价值是以云服务方式呈现,以商业逻辑面向客户、面向伙伴,甚至看待自己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目前,华为已经在云服务方面做好了“黑土地”,基于这个基础能力,合作伙伴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最终商业价值的转化和变现,实现长期合作共赢。此外,他还就当下IT产业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表示IT产业遵循实时标准、强者通吃的标准,在这个产业里生存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而当下中国云产业远未到格局成熟的时候,大家拥有众多的机遇,但如何利用好这一机遇对于不少企业、行业来说却是一大挑战。
而基于当下的科技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十年,科技创新在ICT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提供商,如何与广大合作伙伴聚力共赢,成为本次论坛的关注焦点。
华为上海云与计算业务部总经理 张英梗
华为上海云业务部总经理方宏达从华为云的生态建设维度发表了演讲。他表示,未来在新模块的研发方面将通过云服务形式、云延伸能力、大数据以及AI的能力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加成,增强技术本身的持续迭代能力。目前,华为云已经在AI使能、应用使能全代码、连代码多方位开发、应用检测等方面积累了300多个模型,面向合作伙伴提供了全场景智库,让科技创新成果使能千行百业。
华为上海云业务部总经理 方宏达
泛微云事务部CTO刘超出席此次论坛,并对双方合作的业务布局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目前泛微云服务已经覆盖全国细化87个行业,客户群体包含上万家。泛微在全国共有800多个本地化服务,6000多位同仁能够帮助客户提供线下两小时的服务项目。同时,他还指出,企业如果想要让软件更好地服务客户,一定要注重整体的部署和落地,在这一方面,为避免传统软件部署系统的漏洞和问题,华为云借助其编排工具和自动化的脚本,按模块式拆分打包形式进行不同的定义,然后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做出弹性的环境部署等。
此外,他还强调,泛微将“做最好的协同办公软件”作为核心目标,在过去20年历程中,泛微已经积累了四万多家客户,其中有很多客户是传统企业,还在线下机房或者ITC机房进行技术部署。他们想实现转型但又有所担忧,直到华为云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契机。借助华为云的技术底座,能够巧妙地进行新部署客户和老部署客户上云,并在客户系统维护方面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指导,帮助客户减化运营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益倍增。
泛微云事业部CTO 刘超
鼎捷行业经营中心总监崔裕就与华为云的合作进行了分享。他表示,鼎捷软件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跟制造业融合在一起,亲自参与并且经历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全过程,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家企业能做的,它需要更多的伙伴在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崔裕还强调,云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模式。要想抓住云服务的发展机遇,首先得做到云部署,先搬上云才有机会做嵌入式赋能;其次,要注重云上生长,而长在云上SaaS化的商业模式是大趋势,也是未来主流。它将改变原本单一产品输出模式,用数字转型去做远程运维,给企业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鼎捷软件行业经营中心总监 崔裕
龙田数码副总裁沈豪也在论坛上表示,依靠数字化转型,龙田在业务范围上有了非常明显的突破,现在不仅仅能为客户提供ICT系统集成和服务,还可以提供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落地解决方案。他还指出,从2018开始已经和华为云形成多个场景化的联合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企业的业务能力和运营效益。
龙田数码副总裁 沈豪
锐速网络产品总监王雅庭也就“云上数字经济,驱动业务创新增长“进行了分享。她表示,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成本的把控和后期维护。要想解决这两大难题,需要第三方的技术支持,形成一个高效且自动化管理的系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服务。对此,她指出,IDC是从传统供应商转上云比较成功的公司,现在与华为云深度合作,也通过服务把优势发挥到新的高点,希望未来在云管和迁移转型上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锐速网络产品总监 王雅庭
在会议后半场的圆桌论坛上,欧电云创始人韩军、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根兴、合合信息副总裁汤松榕、英方软件副总裁臧鲁路、中国众创联盟理事长许炳以及华为上海云与计算CTO 王福军出席,针对近期软件及信息化行业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思想碰撞。嘉宾们针对后疫情时代软件行业的新机遇,SaaS产业面临的困难以及发展方向,数字产业软硬件生态结合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圆桌会议嘉宾研讨环节
欧电云创始人韩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就全球层面来说,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把社会数字化发展加快了五年,并且国内成功将数字化和信息化合在了一起。他强调,数字化更关注思想的变化,数字化做得好能够增强我们对于疫情的应对能力,因为数字化能力实际上是把整个企业内容和外部体系进行连接,而不是人在连接。除了互联网以外,国内目前在软件企业服务领域还没真正意义的玩家,SaaS的商业模式在数字化时代有效降低了客户的转型成本,但需要长期的孵化才能诞生成熟的产品。
许炳则则认为,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个人或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生态圈与生态圈的竞争,华为云生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这让我们看到了云生态与传统交付的不同,以及巨大市场红利。SaaS软件是解决共性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在华为生态上加SaaS软件,再加上个性化服务,就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
在杨根兴看来,在疫情之下,当所有产业都面临着危机的时候,只有软件产业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这充分证明了软件市场面对危机强大的应对能力。同时,杨根兴还表示,未来争取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生态圈,而华为云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前列,生态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汤松榕则表示,数字化转型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远程办公能力、移动端能力、通讯能力等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在经历过疫情后,更多产业、更多场景浮现出了用数字化进行更深度服务的发展意识和战略布局,这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臧鲁路则认为,疫情之下,实际上推动了内需的增长,也加快了国产化的落地。从市场对用户及信息安全方面来说,疫情使数据安全领域又提升到新的高度。SaaS和软件服务要实现标准化,构建技术能力,实现服务快速落地。
王福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疫情时代,国内新基建双循环以及对数据经济的重视显著提升。而这也将加速全行业实现数据化转型。他指出,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有四个阻碍:商业模式不合理、软件定制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小作坊式开发以及基础软件平台商业生态缺失。华为认为,走向SaaS化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软件企业依托云服务,以订阅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价值变现。王福军还表示,华为的目标就是获取小部分的市场份额,来打造健康、可持续的IT产业,让更多人受益于ICT技术,享受技术发展的红利。
圆桌论坛还就如何软硬结合,打造ICT产业新生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会嘉宾指出,5G网络转型、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万物云化等关键的转折性技术正在推动数据增长并塑造整个社会。生态建设是规则的核心,在各领域技术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呼吁大家做强实业,将细分领域扎扎实实做出来。同时,借助5G技术将软硬件结合,帮助打通线下线上两个世界,在新的平台生态里为业务场景创造新价值。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上还举办了上海华为云解决方案伙伴能力中心成立仪式,中心以商机共享,方案协同,跨领域协作为基本纲领,标志着华为云在上海与众多合作伙伴的合作有进一步升级。华为将把30多年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与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为合作伙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服务。
上海华为云解决方案伙伴能力中心 成立仪式
在生态建设方面,华为云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正以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合作伙伴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强大市场竞争力,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助力合作伙伴快速融入当地生态圈,使能千行百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