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openEuler Summit 2020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行业领袖、业界资深专家、社区技术委员、Maintainer、广大开发者及用户,围绕软硬件协同、云边端和多样性算力场景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挖掘技术创新与开源生态的无限潜能。
操作系统是计算产业的灵魂,每一次技术演进都会引发重大产业变更,是每个时代的创新引爆点。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熙伟从创新、开源和人才三个维度分享了未来操作系统发展方向。他说,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以开源作为协作的模式,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希望openEuler社区汇聚每一位开发者的创新能力,共同探索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星辰大海。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熙伟
openEuler社区理事长江大勇表示,openEuler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社区秉承“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多样性计算场景最佳操作系统。同时openEuler也是一个创新的平台,鼓励全球开发者、开源爱好者在该平台上提出新想法、新思路,一起围绕客户的场景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应用体验,全产业链共享操作系统创新价值。
openEuler社区理事长江大勇
openEuler技术委员会升级,加速社区创新发展
一年前,openEuler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本次大会,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迎来换届仪式。openEuler社区副理事长邱成锋表示 openEuler开源社区在全球开发者的参与下,在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本次换届,来自不同企业、组织的操作系统专家加入技术委员会,将为社区带来多元化的技术输入,共同制定社区的技术发展路线,孵化原创的开源项目,加速openEuler社区的技术发展。
openEuler社区2021年技术委员会
以技术创新把握操作系统发展机遇
开源开放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加速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胡欣蔚表示,openEuler是推动操作系统创新的发动机,顺应底层硬件架构的发展和商业应用的迭代,是驱动openEuler创新的原动力。openEuler 所特有的软件供应链,让操作系统的打包和精简变的更简单,可以根据设备不同的类型、场景整合出适合相应场景的操作系统,从而让这些新特性,可以不只交付给云,更可以交付给边和端,云边端一体为行业和业务创造价值。
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胡欣蔚
作为 Linux内核社区的主要贡献者,华为一直以来都积极拥抱 Linux内核社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海波分享了华为在 Linux内核社区的历程与思考。作为openEuler创始企业、主要筹建方,华为持续加大操作系统研发投入,聚焦内核创新。陈海波教授表示,期待和 openEuler 社区各位开发者一起努力,共同推进 Linux内核社区以及 openEuler 社区版本的演进。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海波
以行业应用加速产业落地
自2019年12月31日开放源代码以来,openEuler的版本、社区和用户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目前,openEuler已经得到数万用户的验证,来自全球120个国家的用户下载安装了数万次社区版;同时,金融、政府、运营商和电力的客户都已运用基于openEuler商业发行版本的操作系统,openEuler为诸多行业客户创造了商业价值。
建信金融科技信用卡及开放银行总经理彭云在会上分享了建行信用卡核心系统创新实践。他认为,生态的繁荣离不开产学研用四方面的协同创新。建行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在软硬件平台演进之路上做过创新探索。建行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在飞行中换“引擎”,构筑双平面,推进建行信用卡业务平滑向鲲鹏计算平台迁移。
建信金融科技信用卡及开放银行总经理彭云
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张春分享了云原生在混合架构平台上的实践。聚焦基础软件及操作系统几大核心问题开展深度探讨,分享与探讨操作系统、云原生等领域的前沿实践经验与技术干货。中国移动提出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在IT领域积极拥抱云原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积极与业界合作伙伴推进云原生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张春
中国银联技术部总监祖立军分享了机密计算保护下的边缘场景移动支付实践。他认为,金融科技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无论端云场景,金融科技的发展都需要一种有效的技术实现金融应用的安全与隐私计算服务,机密计算应运而生。他提出了技术趋势的两大判断,一是机密计算应是操作系统的基础安全能力;二是不同的机密计算软硬件环境需要统一的接口。
中国银联技术部总监祖立军
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熊伟与工程师们在现场演示了8个上游主流社区多样性场景,生动展示了如何使用openEuler为底座去构建一个基础软件栈。他呼吁大家能够在积极尝试和探索openEuler,并且通过参与社区贡献,不断优化、完善openEuler的技术生态,打造成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开源项目。
openEuler生态多样性场景演示
以开源精神构筑开源生态
开源社区有句名言,社区要比代码更加重要,组成社区的根基是千千万万个开发者,只有凝聚多方合力,才能共建开源生态。会上,开放原子基金会TOC主席堵俊平分享了对开源价值文化的思考。他表示,回到开源的本质和初心来看,我们需要传递的是开源精神以及文化的价值,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以真正开放的心态合作和推进开源生态。
开放原子基金会TOC主席堵俊平
openEuler 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马全一颁发了openEuler社区开发者大奖,包括优秀贡献者奖和最活跃的SIG奖。
颁奖环节
当天下午,峰会还举行了六大主题专场,通过社区公开招募36个优秀的技术议题,内容分别是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全场景化的云和云原生技术、虚拟化技术的新发展、开源和基础设施、安全和可信、基础软件应用实践,聚焦基础软件及操作系统几大核心维度开展深度探讨,分享操作系统、云原生等领域的前沿实践经验与技术干货。
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永无止境。开发者以openEuler Summit 2020为起点,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践行“共享、共建、共治”理念,引领操作系统创新,为行业客户创造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lack正在对其内置机器人Slackbot进行重大升级,将其转变为功能更强大的AI助手。新版Slackbot将具备更智能的对话能力和任务处理功能,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改进旨在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让用户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与AI助手互动,获得更便捷的工作体验。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OpenAI宣布与博通达成为期四年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将部署10千兆瓦的数据中心硬件。该基础设施将采用双方共同开发的定制AI处理器,OpenAI使用自有神经网络设计芯片以实现大幅面积缩减。系统将配备博通的PCIe和以太网设备,首批数据中心机架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其余系统将在2029年前上线。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