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杰大中华区总经理于放
人工智能、自动化、“未来的工作”(Future of Work)已经是我们讨论了太多次的话题,但企业和员工要面对的究竟是什么?如果说自动化不会威胁到人类的工作,那么我们能够获得哪些新的工作机会,需要培养哪些新的技能?随着零工经济的兴起,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以更理性的态度来面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职场的冲击?
思杰Work 2035报告中的数据表明,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和员工对自己未来职位及其安全性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称之为“数字差距”。目前,这种数字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如何解决这一数字差距问题?在制定战略之前,首先要了解企业和员工愿景在哪些方面分歧最大。在Work 2035报告中,受访者的观点为制定战略打下了基础。
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认为,技术和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却不以为然。89%的业务领导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数字工作场所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只有55%的员工持相同看法。
大多数企业管理层认为,到2035年,技术和人工智能将使员工的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但只有39%的员工同意这一观点。人们对AI恐慌的主要原因是害怕AI取代自己的工作。但事实上,AI并不会单纯取代劳动力,而是通过技术来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AI可以接替重复性高的一些劳动力工作,从而让人类在其它领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像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箱和应用程序这些互联网产品一样。
AI技术不仅可以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明智的建议,还可以代替人类去一些比较危险的工作场所执行任务。因此,企业应该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技术对员工未来工作的积极作用。
临时员工可以取代无期限员工
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未来的工作形态,引领这一趋势的当属在线工作平台的崛起,从出租车APP“滴滴”到威客代表“猪八戒”再到大学生兼职平台“e兼职”,中国的“零工经济”发展速度不容小觑。
传统朝九晚五的工作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工作的独立性更加受到关注。有专家认为,现在的经济状况允许人们通过兼职方式来生存,比如在创业平台兼职、开小型公司做临时业务、承接外包工作等。尽管目前从事“零工经济”的人与全职工作人数相比还比较少,但这种能够确保工作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就业形式越来越普遍,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在零工经济是否会影响全职就业理念方面,企业和员工的看法大相径庭。大多数(81%)企业管理层认为,到2035年,自由职业者不会影响到传统的全职就业方式,合同工、按需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即有期限聘用人员)不会超过五分之一。而几乎三分之二的员工(64%)认为,到2035年,大多数高价值的专业员工将是自由职业者。
管理者应倾听员工担心被取代的焦虑,并积极制定能够安抚员工的策略。
员工们希望通过技术实现自我提升
企业管理层更相信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工作场所的常态。超过三分之二的业务领导认为,到2035年,可穿戴技术将得到应用,皮肤下植入芯片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员工这么想。
然而员工比领导更愿意接受这项技术。超过一半的员工(57%)有意愿进行芯片植入,但前提条件是他们确信芯片是安全的,并能提高自己的绩效,而业务领导的这一比例为31%。
只要了解了自己的职位及其风险,员工就会坦然面对未来。而管理层应让员工确信,科技将激发出人类才有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因此,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普及对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引导员工去接纳这种变革,毫无恐惧地拥抱新技术,去证明机器的普及并不会使人类陷入失业。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需要依靠企业培训和内部的重新调整来解决,同时采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工作体验。
人工智能将催生出新职位
大多数管理层(70%)认为,到2035年,将为人类设置人工智能培训师、高级数据科学家和隐私管理人员等新职位,企业将设置类似人工智能管理部和网络犯罪应急部等职能部门。但只有少数员工(33%)同意这一观点。尽管员工们相信他们当前的职位会发生演变,或者出现新职位,但他们担心被取代。
注重员工培训并提高员工技能,通过在员工数据用途和使用限制等方面保持透明来解决数字隐私问题,就可以主动解决数字差距问题。
领导团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员工更相信领导团队将部分或完全被技术所取代。三分之一的员工预测,2035年,领导团队将被技术所取代,而大多数业务领导(74%)预测,只有部分最高管理层会被替代。
通过展示同理心和愿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特质),让员工们看到他们的作用,这一点仍然非常重要。但管理者也不应该沾沾自喜;人与技术的协同必然会把某些执行功能“分担”给人工智能。
用技术为员工赋能
从Work 2035报告的调查结果看出,管理者和员工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存在严重分歧。企业希望能高效利用好技术,而员工则担心人工智能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企业应描绘一幅充满希望的愿景,让员工们知道,技术是能够给工作增添价值的。他们应采用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来重新设计工作场所,还必须满足员工大幅提高技能和自我提升等需求。
回看2020年,未来的工作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被颠覆。敢于直面现在的挑战,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员工赋能,增强他们的适应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在未来获得蓬勃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