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携手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本次大会上,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 张修征发表题为《以科技智变 创制造业质变》主题演讲,分享了华为自身在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中的经验与能力,以及华为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 张修征
中国制造业迎来创新质变期,安徽制造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
张修征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工业强国都迫切想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势中赢得先机,中国制造业更是到了从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时期。
作为我国制造大省,安徽一直坚定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新格局,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目前,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居全国第3位,迈入全国制造业十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安徽省的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居全国第4,“工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铜墙铁壁+芯屏器合+集终生智+大智移云”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得益于安徽优渥的产业环境与产业集群效应,华为也深入地参与了安徽数字化发展大潮之中。
从精益生产到赋能客户,助力制造数字化实现五大价值
华为在智能制造领域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1996年,华为就开始提高基础质量和交付能力建设,引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全员全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2015年起,华为以精益生产为基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AI、5G等ICT新技术,开启智能制造变革,实现制造资源动态管理,高质量、高精益、高度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生产。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华为将经验与能力沉淀成华为云在制造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ICT技术为制造业客户实现提升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加速新品导入、重构用户体验、增强业务韧性等五大价值。
解决数据孤岛,实现制造全流程数字化
数据成为制造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华为认为,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解决现有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将许多不连通的系统打通,是制造企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的关键。
华为可以帮助制造业从产品开发到制造环节,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流通的全流程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制造业实施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打好基础。基于华为云,为企业客户和ISV伙伴,提供统一数据模型驱动引擎,协助制造业在内的企业客户快速完成数据建模,提供面向对象的同源数据接口,实现全流程数据打通。
站在工业数字化高速发展的风口,传统制造业如何抓住这波转型红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张修征强调,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工业网络和工业设备的协同运作,需要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云服务商、集成商和企业用户的共同努力。华为云愿意提供自身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与制造业行业伙伴一起携手,在政府指导下,共建工业智能体,推进制造业质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字节跳动Seed团队提出的虚拟宽度网络(VWN)通过解耦嵌入宽度与主干宽度,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模型表示能力。8倍虚拟宽度扩展使训练效率提升2.5-3.5倍,且发现虚拟宽度因子与损失呈对数线性关系,为大模型效率优化开辟新维度。
亚马逊研究团队通过测试15个AI模型发现,当AI助手记住用户背景信息时,会对相同情感情况产生不同理解,称为"个性化陷阱"。优势社会地位用户获得更准确的情感解释,而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低的理解。这种系统性偏见可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放大社会不平等,提醒我们需要在追求AI个性化的同时确保算法公平性。
两家公司在OverdriveAI峰会上分享了AI应用经验。Verizon拥有超过1000个AI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呼叫原因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将AI推向边缘计算。Collectors则利用AI识别收藏品真伪,将每张卡片的鉴定时间从7分钟缩短至7秒,估值从8.5亿美元增长至43亿美元。
微软等机构联合研发了DOCREWARD文档奖励模型,专门评估文档的结构布局和视觉风格专业度。该模型基于包含11.7万对文档的大规模数据集训练,在人类偏好准确性测试中超越GPT-5达19.4个百分点。研究解决了现有AI工作流忽视文档视觉呈现的问题,为智能文档生成和专业化排版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