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2021年12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深圳分行”)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深圳联合举办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成果发布会。发布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租赁资金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标志着业内基于数字人民币的首个云侧智能合约应用成功落地。同时,会上农行深圳分行与华为联合签署了数字人民币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
此次农行深圳分行与华为联合创新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租赁资金监管领域的应用,旨在进一步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上传统的资金监管工作量大、审计复杂、难于追溯。监管的落实不仅受束于收款方的主观意识,也有赖于租赁平台的运营机制。智能合约由租赁双方约定数字人民币的交付规则,应规则履行监管并自动支付,让数字人民币在使用方面具有便捷性和多样性,从而也促使更多金融服务场景的实现成为可能。
基于华为区块链,智能合约赋能数字人民币场景创新
智能合约基于华为区块链,采用统一的端云一体架构,创新使用安全沙箱监管,可以自动安全检测、加载、解析、执行,安全完成资金冻结与解冻流程,为监管的执行以及事后的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此次的创新应用,使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开发规范,打通了智能合约平台与数字人民币核心系统的接口,实现了智能合约与币串的无感融合。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秉全表示,农行深圳分行作为农行系统内的创新业务排头兵,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智能合约在租赁场景的落地,是农行深圳分行及华为运用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性、普惠性做好租赁市场金融服务工作的一项突破。同时,我们双方也共同开展了智能合约在数字人民币同业场景中的跨机构合约管理应用探索。接下来,农行深圳分行将重点围绕数字人民币在金融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建设,普惠金融服务、智慧城市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深入探索数字支付新载体、新场景和新模式,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农行深圳分行业务服务能力,打造“深圳特色”和“先行示范”银行。
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总裁曹冲表示,感谢农行深圳分行对华为的信任与支持,此次数字人民币云侧智能合约的落地是客户先行先试、敢于创新的成功实践。华为作为全球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将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力量,结合“云网端芯”等多技术能力,开发端云一体的智能合约技术平台,打造敏捷高效的金融业务体验与服务。未来,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携手为行业提供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构建从端侧到系统侧的数字人民币技术标准体系,赋能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更广泛的金融场景。
深化合作与联合创新,为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添砖加瓦
大会期间,农行深圳分行与华为签署了数字人民币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深圳)总经理王江,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副总裁黄韶宇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秉全,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科技与产品管理部总经理袁卫东,华为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车海平,华为区块链首席战略官、数字货币产业发展负责人张小军见证签署。同时,大会揭牌仪式上,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秉全、中国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深圳)总经理王江、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副总裁黄韶宇、华为软件业务部产品总监范青共同为成立的“数字人民币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数字人民币负责人阎静表示,农行党委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业务创新,率先在深圳设立总行级数字人民币联合创新实验室,借助深圳地区政府政策支持、高新企业聚集、产业生态丰富的区域特色,发挥华为在ICT领域技术积累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特性、开展重点项目和特色产品的创新孵化,为全行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提供创新引领,为深圳地区的数字金融建设奉献力量。下一步,农行与华为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围绕数字人民币的运用开展更多创新研究,探索多种场景试点。
在万智互联的时代,金融正从消费互联走向产业互联,逐步形成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将发挥独特的价值,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千行百业。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结合华为技术优势与农行业务特色,拓展数字人民币体系下的更多应用场景,赋能产业数字金融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ChatGPT Atlas AI浏览器,支持网页问答、历史查询和邮件改写等功能。同时曝光秘密项目Mercury,雇佣约100名前投行精英以每小时150美元训练AI金融模型。公司还因用户滥用Sora生成马丁·路德·金视频而暂停相关功能。此外,医疗AI搜索引擎OpenEvidence获2亿美元融资,估值60亿美元。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随着Chrome和Safari主导浏览器市场,众多替代浏览器正在挑战这些行业巨头。本文梳理了当前顶级替代浏览器,包括AI驱动的浏览器如Perplexity的Comet、Arc公司的Dia、Opera的Neon和OpenAI的Atlas;注重隐私的浏览器如Brave、DuckDuckGo、Ladybird和Vivaldi;以及专注特定领域的浏览器如Opera Air和SigmaOS。这些浏览器通过AI集成、隐私保护、定制化和专注用户福祉等特色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浏览体验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