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SIG中国产业智能大会暨工业与制造行业智能数字化专场论坛”上,奥哲数字化专家王海良带来主题演讲《个性化+敏捷化,低代码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王海良分析了当前制造业的现状和普遍需求,并分享了奥哲针对制造业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成功实践经验。
奥哲数字化专家王海良
新时代下,制造业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消费端开始追求品质生活,而生产端则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以前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开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王海良指出,“随着个性化时代到来,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制造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个性化消费成为常识,多品种、小批量将成为制造业的常态,企业“三高”(高交期、高库存、高成本)问题,只有重建效率、成本、质量新体系才能应对。从研发设计到原料采购,工艺优化、销售服务,制造业整个价值链分为六个环节,只有用新技术做好优化,才可以构造新竞争力。
在数字化时代,基于新定位,新思路,新架构和新价值,用敏捷中台和前端灵活应用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平台,这就是奥哲制造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整个解决方案中,技术中台是奥哲最核心的一层。王海良强调“低代码是数字化的核心引擎,”奥哲低代码平台基于企业的组织能力、规则设计,集成设计等,可以更好的构建上层应用,也可以更好整合原有的云原生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
解决方案中,奥哲为企业设计了两套业务系统,一个是智能工厂,通过整合企业设备、质量、车间数据等,综合性提高整个生产制造能力;另一个是供应链管理,包括销售库存采购,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业务中台和应用。
通过三个场景,王海良介绍了奥哲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灵活和便捷:
1、个性化定制交付场景。奥哲企业低代码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对前端、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订单整合管理,由订单中心提交工厂生产,生产完成接单人员和业务人员就可以安排发货或者供应链管理,甚至与售后建立联系。
2、企业供应商采购协同。通过协同采购部和供应商,保证采购部更好地获取新材料,控制成本和价格,快速筛选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
3、数字化智能工厂。工厂的车间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产出量和产出质量,在企业生产中是重中之重。奥哲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结合企业现有的ERP、人力资源等系统,打通任务管理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数据互通。
王海良认为,数字化时代,企业为满足消费端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业务模式、管理模式都将会趋向于个性化,使用低代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满足个性化业务需要,实现快速迭代更新。
具体来看,低代码拥有7个方面能力和优势:快速的可视化构建能力、多端支持能力、集成与扩展能力、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中台构建能力、云原生和模型驱动技术。
奥哲制造业数字化成功实践
作为国内低代码领域的领导者,奥哲已服务遍布30多个行业、超20万家的企业用户,其中包括60%中国500强企业,500+大型集团企业,沉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解决方案。
国内一家卫浴行业龙头企业,基于奥哲C2M供应链解决方案,成功快速构建了从开单,客户管理、订单管理,到工厂采购,入库,出库的完整个性化定制平台,平台上线后,金牌卫浴的客户转化率提升12%,运营效率提升22%。
全球排名前八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奥哲的低代码平台,开发了TOP5管理系统,通过定义不同的指标区域单元(GAP)的工作指标,对工作执行情况的指标数据采用移动看板、大屏模实时监控,超过或者低于目标值将显示告警,管理者可实时跟进厂区内每个区域工作班组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提升60%。通过设备巡检管理,可对车间设备基础信息维护、设备巡检基础信息维护、巡检点设置、巡检记录及隐患记录,包括隐患的处理状态等信息都可进行记录,并且可查询、可分析,预警及时率有效提升80%。
杭州西子联合就通过奥哲旗下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云枢」,自主搭建了航空QMS以及集团内大量复杂核心业务应用。截止目前,西子联合有三分之一的系统部署在奥哲·云枢上。总体来看,低代码的方式帮助西子联合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大大提升了应用开发的效率,比如目前西子联合配置一张业务表单只需20分钟,80%的业务场景通过表单配置实现,应用构建的效率提升了200%。
更高层面,低代码帮助西子联合实现了更高标准的质量追求,同时也有助于西子联合进行持续创新,巩固西子联合的质量和创新优势。
王海良表示,作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商,奥哲在制造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经验。同时,依托于完善的低代码产品矩阵,奥哲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及规模的制造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业务与技术之间的鸿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未来,奥哲将再接再厉,为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eph平台通过单一解决方案提供大规模可扩展的对象、块和文件存储。IBM Storage Ceph自2023年1月起成为IBM存储产品组合和软件定义存储的一部分,可在行业标准x86服务器硬件上运行。它可以从小型工作负载开始,并可扩展到PB级工作负载。
国产算力PoC平台主要聚焦于为国产算力集群提供垂类场景评测、适配与验证服务,促进国产芯片从“可用”到“好用”,同时为互联网、AI 应用开发企业提供多种算力适配试验空间,找到适合不同场景的“芯片+软件”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