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 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正式发布,并以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视角,对行业的深刻剖析、预测与建议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国内ICT领域权威专家的联合推荐。
这是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第三年发布前瞻技术趋势。区别与以往仅聚焦技术走向,本次发布的白皮书首次推演出了面向未来的“四大”社会图景——虚实相融的家庭、主动服务的园区、生态智能的城市、以及强便利、高精准、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并提出扩展现实、绿色低碳、云边协同、隐私计算、分布式安全、全域超宽网络、确定性服务、通感一体、新计算架构、通用基础模型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及社会走向的关键技术。
白皮书是对下一阶段智慧社会建设路径的“剧透”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晓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达10%。这一宏观目标可以视为对疫情背景下“疲软”经济的振兴手段。
“任何一个宏观目标都需要落到具体的产业、技术和人身上,新华三集团在此时发布这本白皮书,是从ICT的角度解读,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需要往什么方向发力,智慧社会具有哪些属性,又如何建设”,这是白皮书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新华三通过下一阶段场景和技术趋势预测传达出的ICT行业对国家政策的领会和解读,以及对时代需求和服务的回应。
促行业共识、助应用落地
信通院云大所所长 何宝宏
业界关注的焦点已从具体的技术名词,转向数字应用和数字治理等社会性词汇。这标志着整个社会已经从数字技术的创新、数字产业的培育为核心,更多的转向了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产业的治理,以及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技术的发展有规律可循,数字化转型也有‘风向’。白皮书以前瞻的视野,对未来技术进行了预测,并给出相关数据。这有助于促进行业共识,助推应用落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白皮书将引导未来投资与发展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 武连峰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至少10年的旅程。制定长期数字化战略,持续的数字化投入是必须的。坚持长期数字化投入也许不难,但选准方向实现应有的数字化价值则极为困难,这要求组织深入洞察未来技术趋势,并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选准技术投资方向。
书中的信息和数据对政府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企业业务领域负责人、企业CTO或CIO、ICT行业从业者等都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也是帮助组织实现长期数字化投入价值的有力支撑。
为从业者挖掘和捕捉更多创新可能性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 刘新民
数字经济已经在向“脱‘虚’向实”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座,技术也爆发出“务实向新”新方向。
这本白皮书,希望立足‘十四五’规划,从ICT行业角度出发,为从业者挖掘和捕捉更多的创新可能性,更希望立足‘十四五’规划,携手社会各界,在进一步发挥ICT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技术与产品的革新,加速数字与现实的互联互通,突出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速变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后全球化时代’中,寻找到新的破局之路。
几位专家对白皮书的内容及将对产业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起到的价值予以高度肯定,再次印证了新华三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引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的决心与魄力。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将以前瞻技术视野引领技术创新,以产学研创新模式加速技术创新到场景化应用的跨越,依托“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布局,持续的云智原生技术创新,以及不断进化的“数字大脑”,不断加速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赋能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建设未来数字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