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2022年中国经济观察”报道,我国坚持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以创新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接入云端、万物互联,创新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逻辑。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400多万家工厂与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交换联通,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900万台套。目前,我国已建成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8%。
据报道,在安徽马鞍山的瑞泰马钢高温耐火材料工厂,腾讯以工业能源场景的实时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了一个与工厂生产流程同步运行的“透明工厂”。在一块数字孪生大屏上,真实还原工厂五条生产线、上百台设备的生产节拍,将生产制造、订单跟做、流程管理等多个系统无缝连接起来。
在这个透明工厂里,利用数字孪生、动态3D大数据可视化、AI数据应用分析等新技术,工厂在生产效率上可以提高12%,故障率降低25%,品质提升10%。同时,精益化管理也带来了生产能耗的降低,瑞泰马钢的单位产值能耗从90kg标准煤/万吨减少到35kg标准煤/万吨,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
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而数字化技术带来创新发展,也为工业制造业变革带来了新的澎湃动力。“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要持续走向高质量发展,而数字孪生技术也将成为新趋势和重要抓手,与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深入融合,推动工业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在数字孪生领域,腾讯自2016年起深度投入,不断整合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积累,同时结合优势的游戏科技、音视频能力,结合各个行业场景化的需求,面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能源等众多领域提供数字化的方案。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数字孪生业务负责人万超表示,数字孪生作为复杂技术的代表,已经进入产业爆发期。腾讯数字孪生将依托体系化的能力,以更加开放化、标准化的姿态为更多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助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