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到2025年,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要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要明显增强。
2023年5月18日-21日,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本届大会将继续全面展现智能科技领域的“硬核新技术、产业新赛道、未来新场景、治理新议题”。
为进一步发挥世界智能大会的集聚效应,推动生态共建、成果共创、产业共赢,世界智能科技创新合作峰会将于5月19日上午召开。作为世界智能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智能科技创新合作峰会由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至顶科技承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至顶智库协办,聚焦“智能+”领域的产学研用成果,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5G+AI、智能算力、智能车联网、智能制造等议题。
峰会旨在全方位研讨全球智能科技前沿议题,打造全球智能科技创新合作顶级盛会。在本次峰会上,邬江兴院士将发表主题为《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内生安全问题与对策》的主旨报告,解读在当下产业环境下如何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的内生安全;德国弗劳恩霍夫电子纳米系统研究所所长Harald Kuhn和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中国区首席数据科学家窦德景,将站在全球视角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趋势;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和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将全面讲解5G、开源技术与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领域产生的化学反应;联想、中科曙光、第四范式全球代表性企业,将详细介绍他们就智能科技在产业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经验。
峰会上,还将重磅发布《2023年全球生成式AI产业图谱》、《2023年全球生成式AI产业研究报告》,这将是国内首次立足全球视角全方位展现生成式AI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天河百亿亿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也将在大会期间重磅发布。
本次峰会将通过学术大咖指引方向、产业领袖观点碰撞,全景打造全球智能科技顶级盛会;前沿深度主旨报告、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全面发掘产学研用创新合作新机遇;产业AI图谱揭晓、公共算力平台发布,全貌提升智能科技技术创新新动能。
智能科技永远在路上,世界智能科技创新合作峰会特此向千行百业发出诚挚邀请,让我们共聚天津,共襄盛会,携手推动智能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助力全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引入了REASONMAP,一个用于评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细粒度视觉理解能力的基准测试。研究团队使用来自13个国家30个城市的高分辨率交通地图,构建了1,008个问答对,设计了两级评估框架测量答案的正确性和质量。对15个流行模型的评估揭示了一个意外发现:开源领域的基础模型表现优于推理型模型,而闭源模型则相反。研究还表明,当视觉输入被遮盖时,模型性能普遍下降,证明真正的细粒度视觉推理任务仍需要有效整合多模态信息。
Nvidia公布2026财年一季度业绩,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新AI超算与显卡产品陆续亮相,尽管出口管控对H20业务造成影响,但整体AI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Cerebras WSE 芯片拥有 40 亿晶体管,推理速度达到 NVIDIA 集群的约 2.5 倍,刷新了全球 AI 推理速度记录,为复杂 AI 代理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
这项研究提出了"B-score",一种新指标用于检测大语言模型中的偏见。研究人员发现,当模型能看到自己之前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时(多轮对话),它能够减少偏见并给出更平衡的答案。B-score计算单轮与多轮对话中答案概率的差异,无需外部标注即可识别有偏见的回答。实验证明,将B-score用于回答验证可显著提高准确率,在标准基准测试上平均提升2.9个百分点。这一发现不仅提供了实用工具,还表明大语言模型具有自我纠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