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只能勾勒未来,科技,才能兑现想象。”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2023 MWC上海如是说。
其中科技所指,正式以5G、AI、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尤其是在2019年中国5G商用牌照下发后,5G持续渗透到千行百业,将各个产业带上了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
孟晚舟在“拥抱5G变革”演讲中指出,5G和5.5G技术的不断演进将会持续创造三大价值:
首先是经济价值。2022年中国5G用户有5.61亿,5G手机出货量占比高达78.8%,2023年,全球5G设备连接量将进一步突破15亿。
5G、云、AI引发的链式反应,以及直播电商这样全新形式的出现,正在将“买家”变为“卖家”,新业态层出不穷,消费市场成倍数增长。
其次是产业价值。5G正在进入生产系统,内置5G的新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孟晚舟在演讲中以制造业为例进一步解释称,通过5G高可靠、低时延的URLLC技术,可以将装入产线的工控设备时延降低至4ms,内嵌5G-A模组的生产设备也可以实现99.999%的超高可靠性,从而打造柔性生产线。
然后是社会价值。5G技术的持续演进,尤其是上行千兆、下行万兆的5.5G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带动产业继续升级,推动移动社交走向沉浸式体验,带动通信感知与无源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应用并再次产生质变,推动5G技术进一步进入到制造业的核心生产环节。
未来智能世界的数字基础设施将会与生活、产业、深灰深度融合,它不再是一个单点技术的演进,而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需要有系统的思考和设计。孟晚舟指出,在这之中,技术整合与管理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技术整合能力。需要通过全局、跨域的系统性设计和创新,来实现云、管、边、端的协同,实现软、硬、芯、算的联合优化,从而应对因千行百业场景不同带来的解决方案复杂性的挑战;
第二,管理变革能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变革,需要重构一个组织的人、事、物、理,以前瞻和开放的管理思路应对未来挑战。
孟晚舟指出,5G技术发展正在走过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的拐点,以5G和5.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扬帆起航,劈波向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