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只能勾勒未来,科技,才能兑现想象。”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2023 MWC上海如是说。
其中科技所指,正式以5G、AI、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尤其是在2019年中国5G商用牌照下发后,5G持续渗透到千行百业,将各个产业带上了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
孟晚舟在“拥抱5G变革”演讲中指出,5G和5.5G技术的不断演进将会持续创造三大价值:
首先是经济价值。2022年中国5G用户有5.61亿,5G手机出货量占比高达78.8%,2023年,全球5G设备连接量将进一步突破15亿。
5G、云、AI引发的链式反应,以及直播电商这样全新形式的出现,正在将“买家”变为“卖家”,新业态层出不穷,消费市场成倍数增长。
其次是产业价值。5G正在进入生产系统,内置5G的新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孟晚舟在演讲中以制造业为例进一步解释称,通过5G高可靠、低时延的URLLC技术,可以将装入产线的工控设备时延降低至4ms,内嵌5G-A模组的生产设备也可以实现99.999%的超高可靠性,从而打造柔性生产线。
然后是社会价值。5G技术的持续演进,尤其是上行千兆、下行万兆的5.5G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带动产业继续升级,推动移动社交走向沉浸式体验,带动通信感知与无源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应用并再次产生质变,推动5G技术进一步进入到制造业的核心生产环节。
未来智能世界的数字基础设施将会与生活、产业、深灰深度融合,它不再是一个单点技术的演进,而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需要有系统的思考和设计。孟晚舟指出,在这之中,技术整合与管理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技术整合能力。需要通过全局、跨域的系统性设计和创新,来实现云、管、边、端的协同,实现软、硬、芯、算的联合优化,从而应对因千行百业场景不同带来的解决方案复杂性的挑战;
第二,管理变革能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变革,需要重构一个组织的人、事、物、理,以前瞻和开放的管理思路应对未来挑战。
孟晚舟指出,5G技术发展正在走过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的拐点,以5G和5.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扬帆起航,劈波向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BrainSynth的AI系统,通过生成式AI技术创建解剖学上合理的3D大脑MRI影像。该项目由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Kilian Pohl博士主导,旨在通过AI生成的合成数据来研究大脑疾病的细微影响。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合成MRI脑区域在解剖学上是合理的,能够准确编码年龄和性别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ETH苏黎世和迪士尼研究院联合开发的HiGS技术,通过巧妙利用AI绘画过程中的历史信息,实现了图像生成速度6-8倍提升的同时保持更高质量。这项即插即用的技术无需重新训练模型,在ImageNet数据集上创造新纪录,为AI图像生成领域带来重要突破,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