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首届IBM Watson Build挑战大赛中国区决赛在北京举办。海航科技技术研究院凭借“基于IBM Watson认知能力的集装箱运营管理平台方案”勇夺桂冠,直通11月纽约全球总决赛。
IBM 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商业应用挑战初赛于今年6月9日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几十家知名企业参赛。经过三个多月的角逐,海航科技研究院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夺得冠军。
据统计,到2018年,中国海运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超过2.5亿TEU,即平均4-5秒就有一个标准集装箱进出港。但在传统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务中,客户完成一次流程需要经历包括货代公司、船运、空运、仓库、海关、海外代理等多方角色在内30多个步骤,过程繁琐,智能化程度低,成本高。
海航科技技术研究院从产业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区块链、IBM Watson认知功能以及智能云箱三大前沿技术,简化发货人、货运方、货代公司、海关等各个实体角色之间繁琐的流程手续和文书工作,提升集装箱海运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颠覆式创新,实现智能物流。
今年5月,海航科技技术研究院就凭借“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订单管理系统”获得首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特等奖。该项目创造性地将区块链引入海运行业,将集装箱数据信息化,允许海运涉及多方角色通过区块链的资料了解货物信息,极大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处理速度。此次,海航科技结合Watson人工智能,特别是在认知和交互方面的领先技术,利用机器学习优化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同时,该管理平台还借助海航的智能云箱技术和Watson Visual Recognition识辨技术,实现海运物流全程监控管理,物流过程与物流机器人的识别协同三大功能,进一步提高集装箱海运效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让整个流程更加简便、人性化和智能化。
海航科技技术研究院本次参赛队伍带头人李书博表示:“通过IBM Watson技术的加持,海航科技希望能将先进技术落实到产业实践中,进一步加快集装箱海运的全数字化实现”。
海航科技集团围绕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咨询及服务、智能制造等业务发展方向,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建设共享、分享、生态的“四流”数据平台。今年,海航科技牵头成立国内首个无人船开发联盟,引领整个行业进行前沿开发;核心技术实力方面,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成立未来数据生态研究中心,专注于大数据的研发;还与硅谷著名创业孵化器RocketSpace联手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平台,并在深圳成功开园。未来,海航科技将不断探索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探索,不断推动行业创新,通过构建生态,整合场景,坚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的理念,让技术创新能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宠物慈善机构PDSA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宠物主担心无法承担兽医费用。科技公司正通过AI和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一市场需求。在伦敦兽医展上,多家初创公司展示了创新技术:AI for Pet利用视觉AI分析宠物眼部、皮肤等图像提供健康洞察;Sylvester.ai开发AI模型识别猫咪疼痛表情;VEA整合患者数据自动化诊断。此外,智能项圈等物联网设备可追踪宠物健康症状。这些技术有助于宠物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兽医费用。
蚂蚁集团等机构联合提出IGPO方法,解决多轮AI智能体训练中的奖励稀疏问题。该方法通过信息增益为每个交互轮次提供密集反馈,避免传统方法中的"优势坍塌"现象。在七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IGPO显著超越现有方法,平均提升4.8分,对小型模型改进尤为显著。该研究为多轮推理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北欧国家启动统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获得微软和谷歌支持。10月成立的新北欧AI中心获得350万英镑初始预算,但谷歌和微软是唯一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具体金额保密。该中心将开发生成式AI系统并建设应用AI服务的系统。北欧教育部长承诺追加资金开发大型北欧语言生成AI模型。尽管资金有限,但北欧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力量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
ETH苏黎世大学和Google联合开发的VIST3A技术,通过巧妙拼接视频生成模型和3D重建模型,实现了仅用文字描述就能生成高质量3D场景的突破。该技术采用模型拼接和直接奖励微调两大核心创新,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3D内容创作的民主化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推动游戏、教育、设计等领域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