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神话中,都有这样一个词,叫——混沌,指的是宇宙形成之前,天地相连的迷蒙状态,亦作“浑沦”。如《列子·天瑞篇》所写:“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说的是在天地未开之前,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混沌状态。而后,便有了盘古于混沌中开天辟地的神话,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出自《三五历纪》)。
也就是说,世间万物,皆始于一片“混沌”。放在现代物理学中,它有点像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混乱又无序,有形又无形。
那么,如题,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仍是“混沌”?在这一期的《数字化转型方略》期刊中,我们围绕“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采访了来自纺织、医药、化工、装备等不同制造领域的企业,以及工业云、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等不同方向的技术服务商,综合大家的观点,因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概念范畴有共识,但落地难。
根据百科释义:工业互联网指的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按照这个定义,工业互联网虽然“姓”工业,却不止于工业;连接的确实是人机物,却不只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人机物,而是跨行业、全价值链的人机物。拿纺织制造来说,从棉纺、色织、印染到针织、制衣,首先,每一个工厂内部要连为一体;其次,每个供应链环节之间要打通互联;再者,当产品进入运输环节,甚至是后续的产品体验反馈和回收维护环节,数据传输和信息监测也不能中断。如此一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对于这样的状态,受访者们纷纷表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企业的开放程度将前所未有——在企业内部,运营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流程将被完全改变,阻碍无处不在;而在同行业中,信息差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大家将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壁垒必然要重新塑造。
所以,从现阶段来看,大部分企业虽然对工业互联网的益处有了一定共识,但真正去落地并不容易,只能在自己的“可控”范畴内先进行尝试。
第二,内涵构成有框架,但内容不明确。
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可以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个层级,也可以划分为IT层、AI层和OT层。大体逻辑,都是围绕数据,做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然后为决策服务。
但是,在这个框架之上还涉及了多少技术内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是不是必须的?边缘计算需不需要纳入进来?设备自动化要做到什么程度?产品设计是否需要考虑智能化?产品追溯要覆盖多大范围?——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现阶段的工业互联网实践,标尺也主要是底层的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的集成情况,再往上的细节,比如能不能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做到可视化,设备联网后的响应速度应该多快,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是否考虑了后续的数据连接和信息追踪等等,并没有标准规定。
这是因为,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面向的是千行百业,每个行业情况千差万别。比如,一个鞋厂和一个汽车厂的生产工序完全不同,所关注的关键节点和数据自然也全然不同。因此,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必须紧密结合各行业的痛点、经验和技术,这也决定了工业互联网的多元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企业必“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唱戏”的人有了,那么谁来“搭台”。
随着万物互联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向外连接这件事上也慢慢有了共识和主动性。但是,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是,工业互联网并不是一个企业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唱戏”的人已经有了,而且还越来越多,但是,由谁来“搭台”,这是个问题。
事实上,在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形成多数是企业之间自发的,主要由业务需求驱动——因为要加快生产进度而接入原料供应商,因为要掌握出货速度而接入物流供应商,因为要保证消费者体验而接入售后服务商——总之,设备互联不是重点,企业互联才是。所以,他们已经共同把“台”搭好,不需要其它角色的介入。
我国制造业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制造业是缺乏对上下游的控制能力的,这就导致工业互联网在向外延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服务商,包括三一树根互联、徐工汉云、海尔卡奥斯,以及浪潮云、华为云等云服务商都在基于自己的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但其行业广度和推进速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还必须有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而去年,工业互联网正式被纳入我国“新基建”范围之中,就是很重要的信号释放。虽然道阻且长,但未来日趋明朗。
结语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虽然很多问题尚不明晰,但工业互联网的大势已成定局,又为何是“混沌”呢?
这要再回到对“混沌”这个词的理解上来。根据《列子·天瑞篇》所记,从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有“先天五太”,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而“混沌”则处于“太素”之后,天地诞生之前。虽然秩序还未形成,但新世界已经被孕育而成,只待“盘古”凿出一道光。
眼下,工业互联网的落地虽然还迷雾重重、挑战不断,但是,很多企业都在其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思路,很多技术产品也都在持续更新升级以匹配产业升级需求。相信,在本期期刊中,你会找到不少困惑已久的答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
主动型 AI 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次进化,它不仅能生成内容,还能自主决策和追求目标。这种 AI 可以设定自己的目标,制定策略并根据情况调整方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它将彻底改变机器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为人机协作开启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透明度和伦理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