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只能勾勒未来,科技,才能兑现想象。”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2023 MWC上海如是说。
其中科技所指,正式以5G、AI、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尤其是在2019年中国5G商用牌照下发后,5G持续渗透到千行百业,将各个产业带上了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
孟晚舟在“拥抱5G变革”演讲中指出,5G和5.5G技术的不断演进将会持续创造三大价值:
首先是经济价值。2022年中国5G用户有5.61亿,5G手机出货量占比高达78.8%,2023年,全球5G设备连接量将进一步突破15亿。
5G、云、AI引发的链式反应,以及直播电商这样全新形式的出现,正在将“买家”变为“卖家”,新业态层出不穷,消费市场成倍数增长。
其次是产业价值。5G正在进入生产系统,内置5G的新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孟晚舟在演讲中以制造业为例进一步解释称,通过5G高可靠、低时延的URLLC技术,可以将装入产线的工控设备时延降低至4ms,内嵌5G-A模组的生产设备也可以实现99.999%的超高可靠性,从而打造柔性生产线。
然后是社会价值。5G技术的持续演进,尤其是上行千兆、下行万兆的5.5G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带动产业继续升级,推动移动社交走向沉浸式体验,带动通信感知与无源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应用并再次产生质变,推动5G技术进一步进入到制造业的核心生产环节。
未来智能世界的数字基础设施将会与生活、产业、深灰深度融合,它不再是一个单点技术的演进,而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需要有系统的思考和设计。孟晚舟指出,在这之中,技术整合与管理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技术整合能力。需要通过全局、跨域的系统性设计和创新,来实现云、管、边、端的协同,实现软、硬、芯、算的联合优化,从而应对因千行百业场景不同带来的解决方案复杂性的挑战;
第二,管理变革能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变革,需要重构一个组织的人、事、物、理,以前瞻和开放的管理思路应对未来挑战。
孟晚舟指出,5G技术发展正在走过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的拐点,以5G和5.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扬帆起航,劈波向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AI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善于识别用户偏好和习惯,像贴心服务员一样定制回应以取悦、说服或保持用户注意力。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个性化调整正在悄然改变现实:每个人接收到的现实版本变得越来越独特化。这种认知漂移使人们逐渐偏离共同的知识基础,走向各自的现实世界。AI个性化不仅服务于我们的需求,更开始重塑这些需求,威胁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当真相本身开始适应观察者时,它变得脆弱且易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