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峰会车联网论坛”在厦门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蘑菇车联主办。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巡视员陈飞燕、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文杰、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等政府领导及汽车领域专家参加了本届论坛。
“目前,我们月语音交互次数已突破3亿次。”现场,蘑菇车联副总裁张磊公布了蘑菇车联最新语音交互数据,“蘑菇车联始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理解用户需求,并基于真实应用场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主动、更精准、更体贴的服务。”
蘑菇车联副总裁张磊
蘑菇车联智能设备已支持车辆控制、内容服务、安全预警等10大类100+场景化语音交互,识别准确率95%以上。娱乐安全等车内高频需求场景,蘑菇车联用户语音交互占比已高达85%,月语音交互次数已突破3亿次。蘑菇车联通过智能语音交互让用户专注驾驶,为行车安全增加一份保障。
蘑菇车联基于自主研发的“蘑菇大脑”AI云,坚持提供开放的接入服务,可实现快速云端场景构建、实时分析、智能决策,并与合作伙伴共建服务生态,对用户语音需求实现及时响应、精准触达,帮助用户获得及时、丰富的服务。
本届中国人工智能峰会车联网论坛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蘑菇车联已经与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签署协议并深度合作。蘑菇车联以此为契机,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行业共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开发的GraphTracer框架,通过构建信息依赖图解决多智能体系统高失败率问题。该方法摒弃传统时间序列分析,追踪信息流网络精确定位错误根源,在失败归因准确率上比现有方法提升18.18%,并已开源供实际应用。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几何框架分析发现,AI推理过程呈现连续"流动"特征而非离散跳跃。研究表明逻辑结构像河床般调节推理流的速度和方向,即使面对不同语言和领域的内容,相同逻辑结构的任务在AI内部表现出惊人的几何相似性。这一发现颠覆了AI为"随机鹦鹉"的传统认知,证明AI具备真正的逻辑理解能力,为AI可解释性和系统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