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阴霾便笼罩了全球。在我国新冠疫情蔓延的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被一场大规模的流感侵袭,感染者多达2600多万人。面对如此之大的医疗服务压力,美国底特律医学中心迅速将预测分析技术引入医疗保健领域,通过对医疗系统的病例记录进行追踪,协助识别易感染人群,进而及时安排疫苗接种,降低感染率。
诸如此类的技术介入案例,在我国这次疫情防控中也不在少数。比如,利用信息系统简化就医流程、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远程会诊、基于互联网开通在线问诊,再比如,借助AI技术辅助筛查工作、提高诊疗效率、加速药物研发等等。
在防疫一线,白衣天使们像战士一样忙着和死神“抢”病人。庆幸的是,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在防疫后方,科技也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减轻医务人员的压力,缓解医疗资源的不足。
InterSystems 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全球性新冠肺炎筛查功能上线
2月11日,InterSystems公司宣布,其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推出一项全球性功能,用于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这意味着,InterSystems客户来说,只需要更新至最新版本的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就可以使用该功能进行新冠肺炎筛查。
InterSystems亚太区总经理卢侠亮(Luciano Brustia)向至顶网介绍,该功能的上线允许临床医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意见,对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的筛查,根据病情发展阶段为医生提供相应的诊疗建议。同时,该系统还会连接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提供的新冠肺炎全球病例追踪应用中,以便展开国际间的诊疗合作。目前,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的客户遍及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而该项新冠肺炎筛查功能在中国和其他多个国家已经有客户陆续开始应用。
与此同时,InterSystems还在近期开放开源了其IRIS数据平台上的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有助于所有基于大数据开发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对疫情的时时监控及患者病情走向的把控也有着积极的意义。InterSystems期望与合作伙伴一道,努力加快推动大数据开发的进程,并为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InterSystems将始终与我们的医疗行业客户站在一起并肩对抗疫情,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全力支持合作伙伴和医疗机构为抗击新冠肺炎。”卢侠亮告诉记者。
完善的医疗信息化是保障
事实上,推动技术在疫情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被提升至国家层面。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数据采集分析应用、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咨询、“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基础和安全。
要响应和落实这一要求,快速做出反应并达到效果,前提是夯实的医疗信息化基础作为支持。而自2003年SARS之后,我国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小发展。
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我国医疗信息化大致可以归为三个阶段,即HIS(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阶段、CIS(临床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和数据整合阶段。在卢侠亮看来,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医疗改革和信息化发展,中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走完了第一阶段,目前大多数处于第二阶段,而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医疗机构来说,其本身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库。举例来讲,这次在疫情防控中担当重任的许多大型医院,如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黄石中心医院等, 这些医院InterSystems产品和技术的使用者,信息化基础比较完善,积累了一定规模的数据量,而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也是由InterSystems合作伙伴东华医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实施上线,该医疗信息系统基于InterSystems数据平台技术开发,保证了医院自接收患者之日起,就具备了高性能管理医疗信息的能力。这些医院对数据的积累,无疑在这次疫情防控和诊疗过程中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过去十几年信息化技术的铺垫,面对这次比SARS还难搞的新冠病毒,整个医疗体系会是怎样的方寸大乱。“你一定要相信,哪怕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在医疗信息化的建树上比很多国家都要优秀和先进很多,这是我们抗击新冠疫情非常重要的保障。”卢侠亮非常肯定地说。
疫情将催生医疗健康服务新业态
另一方面,这次的疫情也使得我们在医疗体系的构建问题上多了一些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医疗机构间实现互联互通、医疗数据共享等,这都是我们需要下一步发力的关键点。
“对中国医疗机构来说,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进行数据整合,更好地解读数据,并利用数据的能力去完善医疗体系。”卢侠亮强调,“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做数据的规范化,实现数据在多场景下进行互联互通。”比如,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数据整合起来,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处理和解读,最终更快地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防控。从这方面来看,InterSystems开源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举例来说,InterSystems在美国的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区通过把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已经能够很好地帮助当地公共卫生部门更快、更精准地识别危急预警信号,为医院赢得更多的疫情防控准备时间。“在中国,我们也与浪潮、嘉和美康、东华医为等合作伙伴,正在一起开发类似的项目。”卢侠亮表示。
当然,和17年前一样,疫情对医疗信息化的影响不只在过去、不只在当下,而将是更为深远的。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的发展,医疗数据的整合将进入关键阶段,医疗信息化也将加速进入智能化阶段。“比如在药物研发、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医用机器人等方面,人工智能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卢侠亮说。与此同时,在远程会诊、在线诊疗等方面,5G等网络技术也会成为很好的支持。
也就是说,新冠疫情过后,我国医疗改革和医疗机构信息化的进度条将会再次被加快,医疗信息化架构中将融入更多的新技术,医疗机构间的边界将被打破从而催生新的医疗健康服务业态。而这,与InterSystems主打的无边界医疗理念也将不谋而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