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健康中国2030”已步入最后十年,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进入爆发期。在终端感知层,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备受关注,为医疗健康行业感知、记录、分析患者状态,进行辅助诊疗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鼎桥面向行业客户推出系列化穿戴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一起携手浙大邵逸夫医院打造出“智慧病区”新范式。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邓飚致辞发言
2月18日,鼎桥通信智能穿戴产品及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本次活动中,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邓飚围绕穿戴设备在智慧医疗等多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协同创新作用,与到场合作伙伴、行业专家、知名医疗信息化负责人等来宾对智能穿戴解决方案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分享与探讨,他表示,鼎桥定制穿戴产品将以便捷力、高能效助力行业进一步释放数据信息互联、整合与管理的价值。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党委副书记乔凯专题分享
研讨会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党委副书记乔凯对医院大数据临床应用及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专题分享。他表示,重视医疗的人文关怀,需要持续进行医院信息化改革及创新创造, 先进的健康监测穿戴设备助力了医护工作的全链路智能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医疗资源,才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双方领导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交流现场
锚定行业应用场景,深挖健康管理价值
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为更加高效的医疗诊疗模式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将健康技术与医疗服务逐步桥接,构建以病患为中心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成为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一过程中,穿戴设备在兼顾便捷性、舒适性的同时,还需要集成更多的医疗功能,这对品牌技术实力、资源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向智慧临床、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及院外健康等医疗行业应用场景,鼎桥推出了定制穿戴产品和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以深入挖掘数据信息与健康管理之间的价值。该解决方案从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与感知层建立起总体架构,基于算法数据、传输设备对接、云端对接与深度定制能力,能够灵活进行系统定制与数据定向开放。区别于医疗行业的传统物联设备,鼎桥定制穿戴产品将体征监测、位置监测、跌倒报警、NFC标签读取等功能进行了高效整合,医护人员可通过综合平台进行院内院外智能交互,从而实现全天候的健康管理。

深度合作邵逸夫医院,打造“医患互联”新模式
目前,鼎桥定制穿戴产品和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已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功应用,并已完成智慧病区一期、二期建设。通过深入临床医疗与护理业务流程,鼎桥定制穿戴设备实现了病患数据统一感知、病房感知数据统一管理以及临床业务系统无缝对接,进一步助力浙大邵逸夫医院建设“智慧医院”模范单位。
相较于传统的定位标签等设备,鼎桥智能穿戴产品便捷、实用,实现了病房智能化管理与“医患互联”:一方面,患者端穿戴设备可将体征监测、术后运动量、位置监测等多维数据,传导至物联网基站并生成护理看板,帮助医护实时监测患者情况,辅助治疗决策;另一方面,医护端穿戴设备支持病患智能识别、即时对讲等功能,同时可及时对输液提醒、患者跌倒、离床等异常情况进行提醒或报警,为更智能高效的诊疗辅助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面向院内场景,医护人员可基于主动获取、自动上传的海量数据,给予患者更为精准合理的护理服务;病房感知数据也脱离了离散性、繁复性的统合工作,实现了更智能化的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病房、患者、医护人员与临床业务等系统数据得以紧密衔接,实现了病房常态的智能化医护服务。与此同时,该解决方案还支持穿戴版本按需定制改造,以适配更具个性化的医疗业务应用场景。

在院外场景,鼎桥还打通了医院病房与患者家庭的“区隔壁垒”,形成了院内外信息互通、医患间良好互动、数据信息实时回流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患者使用可穿戴设备开展院外慢病监测并连接院内进行干预,为慢性病管理或术后随访等长周期观测治疗提供了便利。
智能穿戴设备的逐步应用和普及,通过对医疗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在企业、患者、医生和医院之间凝聚起一张联系网,推动诊断、医学和服务方面的多维度发展。着眼于未来,鼎桥也将持续深入挖掘行业应用场景,以更优质的产品、更完善的服务,开启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全新格局,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鼎桥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一AWS美东数据中心DNS故障导致数百万用户和上千家企业断网,Reddit、Snapchat、银行和游戏平台均受影响。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冗余备份的重要性,CIO需要根据业务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优先保护核心系统。单一供应商策略仍可行,但需通过多区域部署分散风险,建立故障转移计划。金融、医疗等高风险行业需更高冗余级别。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发布新的反勒索软件指导文件,旨在解决供应链安全薄弱环节。该指南与新加坡当局联合制定,帮助组织识别供应链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检查供应商安全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过去一年处理了204起"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指南强调选择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合同网络安全条款、进行独立审计等措施,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防范网络攻击。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