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俄罗斯莫斯科高等研究中心的全能AI文本分类神器:AutoIntent让机器读懂人类意图变得如此简单

俄罗斯莫斯科高等研究中心的全能AI文本分类神器:AutoIntent让机器读懂人类意图变得如此简单

AutoIntent是俄罗斯研究团队开发的革命性自动化文本分类工具。它能够自动选择最佳的嵌入模型、分类算法和决策阈值,让普通用户无需专业知识就能构建高效的意图识别系统。在标准测试中,AutoIntent不仅准确率超过现有工具,训练效率也提升一倍以上,特别在多标签分类和超范围检测方面表现突出,为AI技术普及化开辟了新路径。

HPE Alletra存储业务获得战略重点关注

HPE Alletra存储业务获得战略重点关注

HPE存储业务表现优异,公司重新公开报告存储收入数据,Alletra Storage MP成为主导产品。在AI驱动的市场变革中,HPE将存储作为AI系统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Alletra存储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公司调整财务报告结构,突出云和AI业务,存储收入重新独立披露。面对Dell、NetApp和Pure Storage等竞争对手,HPE依托服务器和网络优势推动存储销售增长。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合作的真实原因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合作的真实原因

能源初创公司联邦聚变系统宣布与谷歌DeepMind合作,利用AI技术优化其即将建成的Sparc反应堆运行。双方将使用DeepMind的Torax软件模拟反应堆内等离子体,并结合AI模型帮助实现聚变发电。聚变发电有望提供零排放的大量电力,AI公司看好聚变作为数据中心电源。谷歌此前已投资多家聚变公司,并计划从CFS首个商业电站采购200兆瓦电力。

Omdia预测:超大规模云市场销售额2030年将达1630亿美元

Omdia预测:超大规模云市场销售额2030年将达1630亿美元

Omdia最新研究显示,以AWS、微软和谷歌云为首的超大规模云市场企业软件销售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300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1630亿美元。这一增长反映了企业对市场采购模式的日益采用和智能AI销售的急剧上升。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9.1%。基础设施软件、DevOps和商业应用将占总支出的63%,而智能AI和网络安全成为高增长领域。

Oracle全面押注AI,用户仍在摸索应用路径

Oracle全面押注AI,用户仍在摸索应用路径

Oracle在其拉斯维加斯AI世界大会上发布大量AI功能,涵盖云基础设施、应用和数据分析。专家指出,尽管Oracle全面拥抱AI,但用户的采用路径仍不明确。公司扩展了Fusion云应用的AI代理工作室,支持OpenAI等第三方LLM提供商,并推出代理市场。然而,客户在数据质量和治理方面面临挑战,需要制定完善的数据策略才能实现AI的商业价值。

Aramex与AWS携手推进全球物流数字化转型

Aramex与AWS携手推进全球物流数字化转型

阿联酋物流巨头Aramex在2025年迪拜Gitex全球大会上宣布与亚马逊云科技AWS达成重要合作,成功将大洋洲数据中心迁移至AWS云平台。此次迁移涉及88台虚拟机,包括关键数据库和应用工作负载。该合作旨在构建云原生AI赋能的物流生态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的服务体验,同时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提示工程峰会(PEC)伦敦站成功举办,中国站与国际站共探AI落地新格局

提示工程峰会(PEC)伦敦站成功举办,中国站与国际站共探AI落地新格局

继9月13日中国站盛大召开后,全球提示工程及AI创新社区再迎里程碑时刻

开源GZDoom社区因AI代码使用分裂

开源GZDoom社区因AI代码使用分裂

知名Doom开源移植项目GZDoom因创始人插入AI生成代码引发社区分裂。项目维护者在代码中添加了ChatGPT生成的未经测试代码片段,并试图删除相关讨论记录。开发者们对使用"无法验证GPL兼容性的抓取代码"表示强烈反对,认为AI工具不应用于开源项目。大批开发者因此创建了名为UZDoom的新分支,采用更透明的协作开发模式,去除"一人决定一切"的管理方式。

Bubble发布AI智能体,将对话编程与可视化应用构建相结合

Bubble发布AI智能体,将对话编程与可视化应用构建相结合

人工智能可视化开发平台Bubble发布AI智能体产品,用户可通过拖拽元素或对话方式构建生产级应用。该产品解决了AI编程工具在可编辑性、代码质量、安全性方面的局限性。调查显示仅9%用户将AI编程工具用于关键业务应用,72%担心AI生成代码存在安全漏洞。新产品结合AI开发速度与可视化编辑的精确控制,支持自然语言提示和可视化编辑两种方式。

宾夕法尼亚州700亿美元竞逐美国数据中心建设

宾夕法尼亚州700亿美元竞逐美国数据中心建设

宾夕法尼亚州凭借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和战略位置,正在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700亿美元计划,旨在吸引大型数据中心投资并改变经济格局。该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电网升级和人才培训等多个项目,重点解决制约数据中心发展的电力供应瓶颈问题。主要投资包括黑石集团250亿美元钢厂改造项目、CoreWeave公司60亿美元兰卡斯特数据中心等。作为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州,宾夕法尼亚州的能源优势为满足AI数据中心的巨大电力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微软呼吁将网络安全风险提升至董事会治理层面

微软呼吁将网络安全风险提升至董事会治理层面

微软2025年数字安全报告指出,鉴于近期捷豹路虎等高调网络攻击事件,IT部门需确保网络风险在董事会层面得到管理。报告建议IT领导者将网络安全视为与财务、法律挑战同等重要的业务风险,追踪多因素认证覆盖率、补丁延迟等关键指标。研究发现政府和公共部门遭受攻击最多,主要攻击载体为面向网络的外围资产和外部远程服务。微软警告,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恶意软件开发,网络犯罪已成为普遍威胁。

频获亿级订单的智元,要将具身机器人带向何方?

频获亿级订单的智元,要将具身机器人带向何方?

智元精灵G2,给了具身机器人一个“工业级”答案。

2025-10-16

深度解密Testin云测AI测试“三驾马车”——(AGI+RAG+多模态)技术栈

10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互联网周刊》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5年度数字化创新实践TOP50”榜单。

2025-10-16

思科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就绪型企业在价值竞赛中遥遥领先

思科今日发布第三份年度《思科人工智能就绪指数》报告(Cisco AI Readiness Index)。报告显示,在过去三年中,一小部分始终表现突出的企业群体——被称为“领导者”(Pacesetters)——在AI价值的各项衡量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同行。

上海AI实验室推出科学推理大模型:让AI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上海AI实验室推出科学推理大模型:让AI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突破:让AI学会在复杂光影中完美合成图像,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处理水面倒影和阴影效果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突破:让AI学会在复杂光影中完美合成图像,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处理水面倒影和阴影效果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这支来自AWorld团队的多智能体浏览器助手,让网页操作变得像团队协作一样智能

这支来自AWorld团队的多智能体浏览器助手,让网页操作变得像团队协作一样智能

AWorld团队开发的Recon-Act系统采用"侦察-行动"双团队协作模式,通过工具中心的自我进化机制实现智能浏览器操作。系统在VisualWebArena测试中达到36.48%成功率,超越现有自动化方案。其创新性在于将信息收集与任务执行分离,通过对比成功失败案例自动生成专用工具,为未来智能浏览器助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科院团队让庞大的3D重建AI"瘦身":压缩75%体积却保持98%精度

中科院团队让庞大的3D重建AI"瘦身":压缩75%体积却保持98%精度

中科院团队提出QuantVGGT技术,首次解决大规模3D重建AI模型的部署难题。通过双重平滑精细量化和噪声过滤多样化采样两项核心技术,成功将12亿参数的VGGT模型压缩75%体积、提升2.5倍速度,同时保持98%原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相机位置估计和点云地图生成任务上均显著优于现有量化技术,为3D AI技术的产业化普及提供了重要突破。

机器人学会了"照葫芦画瓢"还能举一反三:亚马逊团队让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中边学边进步

机器人学会了"照葫芦画瓢"还能举一反三:亚马逊团队让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中边学边进步

亚马逊研究团队开发了ResFiT技术,让机器人先通过模仿学会基本技能,再通过实践自主改进。该方法在29自由度人形机器人上成功验证,双手协调任务成功率从23%提升至64%,样本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0倍。这是首次在现实世界完全训练五指灵巧手双臂机器人的突破,为机器人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突破语音情感识别难题:用两个"老师"教出更聪明的AI学生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突破语音情感识别难题:用两个"老师"教出更聪明的AI学生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I-Fuse框架,创新性地融合专业情感识别模型与大型语言模型的优势,通过互信息量化不确定性并动态调整权重,解决了语音情感识别中的跨域适应难题。该方法在六种转换场景中平均准确率达58.38%,比最强基准高3.9%,且训练过程稳定,为闭源模型环境下的实际部署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