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MBA毕业生返校活动举行

2024年6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MBA毕业生返校日活动顺利举行。来自2014届校友及其他各届同学相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校区图书馆会议室,开启一场重温青葱岁月的交流分享。

毕业十载相聚法大,艳阳之下青春归来,共同追忆同窗岁月。2024年6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MBA毕业生返校日活动顺利举行。来自2014届校友及其他各届同学相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校区图书馆会议室,开启一场重温青葱岁月的交流分享。

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MBA毕业生返校活动举行

本次毕业生返校活动旨在增进校友关系,促使校友交流共进,鼓励校友博才广益,助力校方智慧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 MBA教育中心主任商文江教授,商学院院长助理、MBA招生部主任肖富荣老师,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及商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博导于淼教授及14届MBA毕业生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由2014届毕业生代表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巨莹博律师主持,她作为本次筹备活动的发起人,代表筹备委员会对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和返校校友进行了热烈的欢迎,对校友办和在校学生代表对本次活动的协助、校友和赞助单位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商文江教授首先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他对能抽出时间返校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感谢校友对学校、学院的理解,目前中国政法大学MBA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支持跟同类型学校相比还有差距,他表示MBA中心也在努力,在特色塑造方面持续改进,比如在治理模式上,我们就要以监督为导向,不去找别人问题,而是应该反躬自问,只有吾日三省才能不断进步。而MBA中心也争取尽快在课程体系、生态配套、交流学习等方面加以提升,让大家少走弯路。他再次感谢同学们对法大默默地关注和发展支持,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但你们一直陪伴支持的温情让我们感动。希望未来大家能多回母校,多交流分享,共创优秀项目,共创远大梦想。

商学院院长助理、MBA招生部主任肖富荣老师在活动上做院情分享。他表示,十二年过去了,每个人的生活、家庭、事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回到校园,大家可能发现学校的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虽然当时就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够,但是同学之间的感情很深厚。在大家心中,政法大学无论豪华还是简陋,它都是我们的家。商学院专硕得到长足发展,除了MBA项目,还有金融专硕、国际商务专硕、审计专硕,未来还有数字经济专硕。

肖老师也表示,目前国内MBA面临着严峻考验,各院校竞争压力增大, MBA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拐点。面对这个拐点,法大MBA也在做优化和调整,在课程中更突出特色、可执行性及内涵。今天的返校重聚,师生一见如故,也希望各界校友互相帮助,共同支持法大MBA项目持续健康成长。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商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博导于淼教授在现场给大家重温课程主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当代管理学》返校一课,让大家更加详细了解什么是数据。通过于教授专业全面的讲解,校友对大数据梳理用户画像、商品推荐算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另外,于教授还通过一个现实案例为校友们讲解网络事件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深入浅出的现场教学让现场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也充分感知到10年之后学校教学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校友们围在一起面对面进行每人两分钟的短暂交流。能看出同学们都是怀着同学之情的思念从北京乃至全国各地赶到法大,只为了一诉衷情,只为那一段青葱友情。

此次毕业返校活动为散落的各地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再次交流相聚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希望他们继续满怀希望,在下一个10年后能继续保持赤子热情,为自己为母校创造更具价值的未来。

法大校友的“十年之声”:

1、回首那些年,走过的法商之路,有哪些事/人很受感动?十年重聚,您最想对母校MBA说些什么心里话?

校友邢淼: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也刚毕业不久,在北京没有什么根基,读了书之后,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有了根的感觉,感觉北漂就不再是一个人了;读书期间,家里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故,是同学自发组织活动,开导我,让我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毕业后,成立现在这公司,大部分核心成员都是mba同学,或者法大校友,可以说,没有法大,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

校友王振凯:
在校期间,认识了太多的老师、同学、校友,对自己的商学能力提升有了很大的帮助。最感动的是,在校期间我们几个小伙伴组成了学习小组,大家在周末组织读书会、私董会等。这个习惯在毕业以后又坚持了几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十年重聚,希望母校mba越办越好,精商明法,法商俱进。

校友徐海燕:
应该是整个上学期间有很多感动的事,我上法大之前是我人生非常黑暗的时刻,很迷茫,也极其否定自己。来到法大,同学中很多哥哥姐姐能帮助我,有很多的活动总会带我参加,我也在大家的帮助下,越来越自信,让我对未来有了信心,充满力量。
感恩母校,感恩曾经的相遇,感恩这么多老师的倾情付出,让我们拥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点亮了很多人的生命。

校友巨莹博:
感动的事:我们有ABCFI五个班级,我们开创了616新生见面会的传统,我们参与了港澳和美国的首次游学,我们班的口号“PA完胜”刻在了每一个人的记忆里。
想对母校的MBA说:我们有着“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基因,有着“润商有法,行稳致远”的血脉,我们有着更多的责任去在这个世界缝缝补补,修补法律,修补秩序,修补信心,修补希望。

校友郝斌:
在法大MBA学习的日子里,很多记忆深刻的美好回忆。2012级集中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入学之初就通过同学们民主管理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为集中统一学习、实践活动完善了制度保障。丰富的法商结合理论课程令我对律师业务和商业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日夜并肩学习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讨论案例争抢发言、表达真知灼见,真挚的友情和学术追求,至今让我难以忘怀。青岛、西宁、南京、厦门多次游学活动增进了同学和家属、子女的互动交流,真正成为一家人。十年重聚,我最想对母校MBA说:感谢您给予我知识、智慧和友谊,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2、毕业十年您也是持续地精进,法大MBA的经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哪些助力?

毕业校友邢淼:
读书前,我是一个比较冒进的行事风格,读了书之后,我相对比较理性,会提前想好风险,这个是最大的改变。

校友王振凯:
法大毕业之后,我开始逐渐带团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后来又开始创业,真正做到了法商融合。

校友徐海燕:
我毕业后自己创业,做投资人,现在做培训公司,这一路的成长根基都是法大给的,现在我在北大讲课也依然很自豪我毕业于法大。

校友巨莹博:
我用自己的十年,践行了法商结合,知行合一。从行业-商业-法律,MBA是底层的商业逻辑,是通用的管理模型。法大教会我更多“我可以”,让我有选择的勇气和底气。

校友郝斌:

法大MBA的学习经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我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此外,法大老师们和MBA校友也是珍贵的人生财富,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让我在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

3、校友是母校亮丽的名片,作为中国政法大学MBA校友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校友邢淼:
遵纪守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校友王振凯:
推广法大mba品牌,践行法商融合的精神。

校友徐海燕:
多贡献自己,多宣传法大。

校友巨莹博:
微光成炬,照亮更多的人。

校友郝斌:
作为法大MBA校友,我们承载着母校的期望和荣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专业素养,发扬法大精神,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校友活动,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2024年我们集中班同学们与校友共同设立了法大商学院河北校友会,团结更多的校友,传承法大MBA精神。

4、毕业十周年之际,您对法大MBA有什么寄语?

校友邢淼:
祝法大越来越好,为社会培育更多人才。

校友王振凯:
希望在专业细分培养上更加聚焦。

校友徐海燕:
回顾过去,落地生根,硕果累累,展望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愿母校培养更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校友巨莹博:
有梦想就去奋斗,有爱情就去追寻,祝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校友郝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法大MBA说: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法商人才,让我们的大家庭生生不息。同时,也祝愿法大MBA老师和校友们事业有成、身体健康!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来源:业界供稿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4

06/20

10:47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