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推进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服务规范等政策实施和落地,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2019 年5月18-19日,“中国远程医疗与智能装备技术发展峰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指导,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本次峰会以“智能互联·健康中国”为主题,聚焦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推进中国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的健康发展。
大会现场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巡视员齐贵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秘书长李志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技术分会会长李宁,北京医院副院长许峰、北京医院副院长杜元太,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徐建立,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赵春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峰会。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技术分会秘书长卢清君主持。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巡视员齐贵新致辞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致辞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会长李宁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主持会议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创新概念正在迅速融入各行各业,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国家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应用与融合。毫无疑问,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将驱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新变革,并成为深化医疗健康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智能装备技术与智慧医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自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卫健委、医院、科研院所及从事远程医疗服务与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等4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峰会。会议邀请了多位政策研究专家、健康医疗领域学者、大型医院管理者、优秀企业家等进行了精彩演讲,一起讨论远程医疗与互联网诊疗的实践和机遇,分享远程医疗最新管理模式,交流技术创新与实践,探讨合作契机,建立行业协同规则,联合建立远程医疗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章程和细则,让本次峰会成为每一位从业者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协作平台。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是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下属的国家二级社团,是全国远程医疗与医院信息技术工作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教育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以促进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致力于建立远程医疗领域学术交流和行业协同的平台、推进中国远程医疗与医疗智能化事业的整体发展。
本次峰会还对近年来在远程医疗与智能装备领域有突出实践和创新贡献的事业单位和企业进行表彰。北京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千佛山医院、山东齐河县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获得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奖;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威发新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睿医疗、北京逸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智精英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获得互联网+医疗技术创新奖。
“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奖获奖单位合影
“互联网+医疗”技术创新奖获奖单位合影
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领域正在经历着全新的变革,由信息化发展推动的“互联网+”医疗的全面发展时期已经来到,而远程医疗与智能装备作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抓手和落脚点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本次峰会的召开,将有力推进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联体建设,助推国家远程医疗和智慧医院建设,赋能基层医疗发展,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变革带来新的生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