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I 、5G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推动着智能制造的快速飞跃,作为一家在面板技术行业深耕20余年全球拥有13个制造基地的友达光电,重视技术发展的同时更重视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截至目前累计获核准之专利数达20,629件,面向未来,友达光电将透过在技术领域的深耕与打磨,探索专属友达的智能制造之路。
友达光电全球数字应用开发总监叶协益告诉记者,友达光电在技术能力方面不光包含生产技术,更包含IT技术。友达光电在全球拥有400多位IT工程师,支撑了200多个核心系统。
叶协益所在部门负责全球数位应用开发,工作内容包括制造生产相关的系统开发与运维,例如MES、自动化控制、仓库管理等;智能制造相关应用平台开发,比如大数据分析、AI训练平台、AGV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相关基建规划建设,例如5G网络、远程协作平台等。
三个方面布局智能制造
友达光电在构建特色化智能工厂上已获得诸多省市级荣誉,针对智能化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方法论的构建。工业4.0、智能制造等成为制造业转型的新风向,友达光电通过内部学习和走出去,探寻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智能制造方法论。
二是人才培养。具备数位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是企业推动智能制造的基石,友达光电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形态,提前部署规划人才培养制度,并借助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AI综合性人才。
针对中高层主管,友达光电也通过大数据、AI、工业互联等实际课程,普及智能制造场景的理念和前瞻技术。
三是协作平台的搭建。在多元化的场景应用中,友达光电将成功案例和技术模块构建为网络协同的整合平台,实现更为广泛的场景快速落地应用。同时,针对未来5-10年的智能制造及基础数位化互联平台也在提前规划中。
IT转型推动业务创新发展
在智能化转型中,I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叶协益表示,具备IT技能的人才资源是重中之重,所以IT部门需要转型,一方面打破IT人力资源瓶颈,另一方面IT部门需要引领公司的数位转型,盘点数据资产,让数据创造价值。
为此,友达光电在IT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将“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数据互联的可视化中心,以及运用数据工业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在人工智能方面,叶协益表示,友达光电非常重视AI技术,拥有200多位AI专家以及3000位基础知识的人才队伍。友达光电搭建了AI训练平台,将生产制造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积累了100多个解决方案,精简了工作流程,辅助人工进行生产作业,加速数据分析。
友达光电拥有本地化的私有云数据中心,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采用不同类型的算力,比如搭载GPU加速计算的集中式数据中心架构支撑AI质检和自动化识别等高算力需求,同时设备端的边缘计算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算力架构。
随着友达光电在大数据挖掘和AI分析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友达光电规划了数据中心2.0混合云架构,从本地数据中心转变为“本地+云”的混合架构,充分发挥云端优势,实现IT资源的易扩容和高弹性,降低后期运维成本;整合云端成熟的PaaS和SaaS产品到现有的自研平台,让AI专家更加聚焦业务本身,提升工作效率。
结合工业智能视频的硬件图像采集技术,以及自主开发的软件分析平台,友达光电实现了工业领域的多元化视频检测应用。
随着5G技术的商用,“5G+工业互联网”成为主流。而友达光电遍布多地的工厂借助5G的网络传输能力,可以开展云边结合的自动检测、大数据上云、远程协助、远程稽核等业务应用。
此外,数字化驱动工业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友达光电数据中心2.0能够更好地承载工业大数据,让数据分析的维度和角度更加丰富。
叶协益说,友达光电持续进行IT投入,与相应的合作伙伴探索新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POC验证,确保新技术的落地。
据悉,为了支撑可预测预控的下一代智控中心,友达光电接下来会打造一个可信、完整的数据中心平台,平台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数位一体化平台将整个制造生产中的产品信息、设备数据等数据融合,实现资料透明集中化、中控化,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基于数据工业处理的平台化,从而确保全流程资料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实现数据驱动业务,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决策效率。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全员参与,而IT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作为IT部门,我们与业务部门紧密协同,融入Know-How业务知识,通过平台建设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好的工具,优化业务流程。”叶协益重点强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